《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教學設計1
《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教學設計
1.【教學內容】
《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是八年級思想品德第六課的第二框題,學生在第一框中學習了網絡交往的一般特點(無限性與兩面性),能從對網絡正面作用的正確認識與合理使用,享受現代文明帶來的快樂。而本框兩目則側重于如何避開網絡傷害,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主要從學會自我保護與遵守網絡規則兩方面來談。沒有對網絡正面作用的正確認識與合理使用,不能享受現代文明帶來的快樂;沒有對網絡負面作用的正確估計與及時過濾,不僅談不上享受,還會受到傷害。因此,只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趨利避害,我們才能享受健康的網絡生活。 2.【學生分析】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越來越多的中學生成為新的網民。由于互聯網上的信息良莠不齊,負面信息撲面而來,缺乏自制力的中學生由于心理生理的不成熟導致各種違紀違法現象頻繁發生,造成很多家庭與社會問題。另一方面,網絡交往的虛擬性、間接性和隱蔽性,處于各種情感饑渴狀態的學生一旦上網,容易陷進去不能自拔,也可能在無意間參與其中,推波助瀾,破壞網絡。因此,學生需要在學習中明確自己在網絡中的權利和義務,懂得網絡交往的規則,了解網上自我保護的知識,培養網上自我保護的能力,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
3.【設計思想】
教法的根本是學法,只有把“學法”交給學生,才能達到不教。本課主要以學生探究活動和教師的點撥指導為主,同時輔以對現實生活問題的解決,以學生主動體驗、探究學習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以網絡交往為背景,以培養學生面對現實生活、正確進行網絡交往的需要為落腳點,擬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通過創設情景,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學生的自主參與,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針對具體的情境案例,分析背后的原因,找出其蘊含的知識與能力,打開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提高其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
(2)直觀演示法:利用播放flash、圖片等手段,結合講解,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理解知識。注重設計并利用好調查結果來進行課堂教學,將火熱的現實生活、學生的認識與情感以及教學目標結合起來。
(3)活動探究法:以學生為主體,組織學生進行分組或集體討論(小組合作式學習、班級分享式學習),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并培養探究學習能力。同時發揮成員間的相互教育作用。
4.【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網絡交往的規則,學會網上自我保護的知識。
(2)過程與方法:正確使用網絡,使之為生活、學習服務;自覺遵守網絡規則,增強網上自我保護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自覺遵守網絡規則與自我保護的強烈愿望,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網絡交往。抑惡揚善,遵守網絡規則,享受健康的網絡生活。
5.【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必要的網絡生活中自我保護的有效方法,遵守網絡規則,積極預防網絡危害。
教學難點:通過身邊學生的遭遇,激發自覺遵守網絡規則與自我保護的強烈愿望,為維護網絡環境盡自己的責任。
6.【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查找有關網絡危害事例及網絡交往的有關要求。讓學生搜集身邊或最近媒體上報道的因為網絡使用不當導致身心受傷害的案例。如果條件有限,老師事先準備好相關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