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教學設計1
小組合作
探究學習
第二目:遵守網絡規則
1.網絡交往要遵守道德 活動3.各抒己見評惡搞
案例一:《網絡惡搞1》:小英雄潘冬子成了一個整日做明星夢并希望掙大錢的拜金主義先鋒;黃繼光摔倒了順便堵了槍眼;董存瑞的死因是被炸藥包的兩面膠粘住了……
合作探究:
1、面對這些以惡搞為趣的網民,如果今天給你一個與他面對面的機會,你想跟他們說些什么?
2、你能列舉網絡中類似的不文明不道德行為嗎?你得出什么啟示?
3、怎樣遵守網絡道德?
(引導學生從三個方面理解)
小結:人有娛樂的權利,但不能突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線,網絡并不是一個可以任你隨意馳騁的地方。
投影:網絡交往要遵守道德
學生積極思考,暢談感受,指出網絡惡搞的危害,明確網絡交往的自由是有限度的。
根據課前調查,列舉網絡中不文明行為,探討網絡道德,做文明的網民。
小組討論交流,經驗共享。
讓學生明確網絡交往的自由是有限度的。上網要受限制、守規則。
讓學生參照、審視自己的行為,以實際行動來維護網絡交往的環境,加強公德意識的培養。
2.網絡交往要遵守法律
案例二:《網絡惡搞2》:孫燕姿歌迷惡搞人民幣,央行稱違法,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法》第44條的相關規定,最高可罰款5萬元。
合作探究:
1、歌迷是抱著什么心態去惡搞人民幣的?惡搞人民幣會造成什么危害?
2 、歌迷的行為要受法律制裁嗎?為什么?
3、說出你所知道的網上違法犯罪的事例,討論分析其危害。
小結:在公共生活領域,一個法盲的好奇心注定要受到制裁。我們進行網絡交往,要遵紀守法,依法律己、依法辦事。
投影:網絡交往要遵守法律
分析歌迷惡搞心態及嚴重后果,舉出網上違法犯罪的事例,剖析其危害,得出在網絡交往時,要遵守法律。
分組思考,合作學習,經驗共享。
由于學生對新奇事物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們缺乏生活經驗,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旨在讓學生進行自我
教育。
讓學生牢固樹立法不可違的觀念。讓學生在比較中明是非會權衡做選擇。
3、制訂規則,共享網絡
活動4:群策群力編公約
1.引導學生根據所學的內容,編寫并交流“網絡交往秘笈”,匯編成《班級網絡交往公約》。
2.出示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與同學共勉
總結: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網絡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我們要學會保護自己,自覺遵守網絡規則,從而盡情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
愿青春的你們在e時代閃光,為和諧網絡、和諧社會建設多做貢獻。 第一步: 組員自編規則。
第二步: 小組成員依次展示自編網絡規則。交流后,全組討論、修改規則。
第三步: 成果匯報。小組發言人匯報討論成果。
課后匯編成冊。 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責任,明確自己的權利與義務。
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責任,明確自己的權利與義務,成為文明的網絡交往者。
7.教學小結與反思
本課收獲:本節課主要通過“實話實說、導出主題;課堂調查、體驗網絡;出謀劃策、趨利避害;各抒己見、點評案例;群策群力、制訂公約”等環節,運用情景教學、課堂調查、案例分析、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等手段和方法,使課堂教學充滿了生動活潑的氛圍;運用新課程理念,把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貫穿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活動中去;以學生活動、自主發展為落腳點,實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以緊扣生活、精選材料為載體,以學生身邊事例為內容,循循善誘,力求教育無痕;在最后環節,將《網絡交往規則》合訂為《班級網絡公約》,課堂達到高潮,也為課堂知識在課外得以延伸埋好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