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八年級政治下冊復習資料
請問:你認為甲、乙兩人誰的觀點正確?為什么?
第一單元 權利義務伴我行
一、單項選擇題
1、a2、b3、b4、d5、a6、b7、c8、d9、a10、d11、b12、a
二、主觀題
13、(1)公民權利與義務具有一致性。公民在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相應的義務。
小明之所以感到慚愧,是因為他過去沒有認識到父母為撫養、教育和保護自己所作的巨大付出,而自己在享有權利的同時卻沒有自覺履行孝敬父母的義務。
(2)如:向父母鞠躬,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或:端起盤子,把自己那塊蛋糕獻給父母。或:走到母親跟前,擁抱母親,對母親說:“媽媽,謝謝你,我愛你!”
14、(1)表明公民享有選舉權、受教育的權利;履行受教育的義務,成年子女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2)因為: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權利和義務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公民既要增強權利觀念,又要增強義務觀念,依法履行義務。
15、石輝同學的這一觀點是錯誤的。雖然憲法賦予我國公民廣泛、真實的自由和權利,但是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時,必須采取合法的方式,依據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不得隨心所欲。否則,會損害國家或他人的利益,甚至構成違法犯罪。因此,公民在行使、享有自由和權利時不得超越法律許可的范圍;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和集體的利益;不得損害其他公民合法的權益;不能在合法權利之外謀求非法利益。
16、(1)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
(2)增強權利觀念,依法行使權利、維護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的觀念,依法履行義務。
(3)如果是子女: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又有繼承父母遺產的權利。如果是學生:有受教育的權利,又有履行受教育的義務。(所寫權利和義務與角色相符合,具有法律依據即可)
17、(1)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秦某不愿意交納利息稅,說明他法制觀念淡薄,不依法納稅是違法的表現。
(2)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秦某在享受存款拿利息的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他只想享受權利,而不愿意履行義務是錯誤的。
(3)作為一個公民,應當增強法制觀念,依法辦事。珍惜自己的權利,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
第二單元 我們的人身權利
一、單項選擇題
1、a2、a3、b4、c5、b6、c7、c8、c9、d10、d11、c12、b13、b14、b15、d
二、主觀題
16、李非的做法是違法的。我國法律規定,公民享有名譽權,禁止任何組織或個人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名譽。李非無中生有、捏造事實中傷張勇,侵犯了張勇的名譽權。
17、(1)這個觀點是片面的,它認識到講誠信應該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是正確的,但認為講誠信不必尊重和維護別人的隱私權是錯誤的。
(2)堅持實事求是,是誠信做人的守則之一。誠信的基礎是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地表達事物的本來面目,是誠實守信的出發點。如果帶有個人目的對事實加以掩飾、歪曲,就會走向誠信的對立面——虛偽。
(3)對人誠實與尊重他人隱私,是相互關聯且常常發生沖突的兩種道德準則。面對這一兩難選擇,我們應該正確把握兩者之間的關系。一方面,“以誠待人,以信交友”是人際交往的基本準則,我們應當恪守誠實的品德;另一方面,尊重隱私又是待人坦誠的前提,是維持良好關系、有效溝通的基礎。尊重他人隱私,未經本人同意不得將其公開,也是我們在交往中應有的品德。當兩者發生沖突時,我們要結合具體情境,堅持原則,權衡利弊,按照實際情況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