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八年級政治下冊復習資料
小玲父母的言行是錯誤的。因為:(1)我國法律規定,任何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適齡兒童和少年入學就讀,剝奪他們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2)小玲父母違反了《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沒有盡到家庭保護的責任,侵犯了小玲的受教育權。
(3)自覺按受九年義務教育,不中途輟學,自覺遵紀守法,努力學習,做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20、(1)知悉真情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
(2)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第四單元 我們崇尚公平和正義
一、單項選擇題
1、c2、b3、d4、c5、b6、b7、c8、a9、d10、c11、c12、d13、d14、d15、c
二、主觀題
16、(1)肯定會覺得不公平。
(2)這兩位人員有可能會覺得無所謂,能正確看待;同時他們也有可能會感到冤枉、氣憤,甚至有可能導致報復行為。
(3)社會穩定和發展需要公平。因為人不可能脫離社會而生存。一個良好的社會,應該能夠使人們穩定持久地進行合作,而只有公平才能實現這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的發展。有了公平,社會才能為人的發展提供平等的權利和機會,每個社會成員的生存和發展才有保障。
17、(1)同學甲的看法是正確的。因為正義要求每一個人都必須遵守制度、規則和程序,沒有人可以例外。小劉作為一名中學生,積極遵守學校考試規則,敢于批評和制止作業和考試中的違紀現象,是以實際行動維護正義的行為。(2)同學乙的看法是錯誤的。因為他沒有正確地區分正義與非正義行為,是不負責任的表現。(3)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要樹立規則意識和遵紀守法意識,鑄造判斷是非善惡的良知的標尺,敢于抵制非正義行為,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18、(1)廢止農業稅;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完善和改革農村醫療衛生保障
體系;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讓中部崛起,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積極構建社會主義
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
(2)①在日常生活中,自覺遵守社會生活中的制度、規則、程序,不損害他人正當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②面對正義行為表現出贊賞和崇敬之情,對正義充滿向往和追求,樂于把正義的崇尚之情賦予行動。面對非正義的行動,則會產生不安、不滿、憤怒的情緒,乃至采取行動維護正義。③如果非正義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自己能夠采用正當方式,奮起抗爭;
如果看到飛正義的事情發生在他人身上,能夠見義勇為,及時對受害者給予聲援和救助。④做有正義感的人不僅要求我們明辨什么是正義行為,什么是非正義行為,更重要的是感悟,以升華道德境界,去踐行,以伸張正義。在這個過程中,不僅為自己、還會為他人、為集體 、為國家的正義而奮斗。
19、(1)“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體現了維護社會公平的要求;“南京市將建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推進以低保為重點的社會救助體系”體現了維護社會正義的要求。
(2)①公平有利于實現社會穩定,從而推動經濟發展,實現共同富裕。材料一中,“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是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舉措,為農村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機會,有利于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從而實現共同進步,推動共同富裕。②正義有利于調節城鄉收入差距,避免嚴重的社會分化,體現共同富裕的原則。材料二中,“建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推進社會救助體系”,有利于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縮小城鄉差距,體現了共同富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