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代代相傳的生命
第三章 代代相傳的生命
第一節 動物的生命周期教學目標: 1.知道人、青蛙、蝗蟲生命周期的共同性。 2.理解生命周期與生命代代相傳的關系。 3.知道環境變化對動物壽命的影響,從而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人、青蛙、蝗蟲生命周期的共同性
教學難點:對生命周期的循環、生命代代相傳的理解
教學過程
備注
1.引課:你知道一只蝴蝶能活多久嗎?一只海龜又能活多少年呢?(一只蝴蝶活不到1年,只有幾個月,一只海龜能活上百年,據說能活175年。)動物的壽命有長有短,但最終都會死亡。那么為什么地球上的動物不會滅絕呢?接下來我們就學習這方面的內容。并板書:第一節 動物的生命周期 2.讀圖:p3-1 不同生長時期的人。你能排序嗎? 3.排序板書:一、各種動物的生命周期1.人的生命周期:人的生長過程: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 4.填寫:圖3-2 人的生命周期 5.討論:人類是通過什么方式使種族得以延續的? 6思考回答: 精子 受精卵→嬰兒→幼兒→兒童→青春→中年→老年→老年卵子7.講述過渡:與人一樣,各種動物也都有自己特有的生命運動和延續生命的方式。那么它們與人有沒有共同點呢?又有哪些差異呢?我們知道青蛙每到春暖花開的季節,就能聽到田野里青蛙悠揚的鳴叫聲。如果你到池塘邊去觀察,可以看到許多不同生長時期的蛙。 8.展圖提問:p82 圖3-3 不同生長時期的蛙,填出不同生長時期的蛙的名稱。并填寫青蛙的生長發育順序 9.小節板書:2.青蛙的生命周期1)生命周期:受精卵→胚胎→蝌蚪→幼體→成蛙 10.比較:在青蛙的生長發育過程中有各自的特點,你知道嗎?用你已有的知識填表。 生活環境運動器官運動方式呼吸器官蝌蚪成蛙11.講解板書:生活環境
運動器官
運動方式
呼吸器官
蝌蚪
水中
尾
游泳
鰓
成蛙
水和陸地
四肢
跳躍和游泳
肺和皮膚補充:1)青蛙在冬眠時才用皮膚呼吸。 2)青蛙是雌雄異體的,生殖和發育都在水中進行。 3)四肢出現的順序是先長后肢,再長前肢。 12.講解板書:3.變態:從幼體到成體的發育過程中,生活和形態結構要發生很大改變的發育類型。又如昆蟲。 13.過渡:我們從每年的新聞聯播得知:每年的夏季,特別是西北地區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蝗災。在我們的周圍也能發現蝗蟲,它生長在荒草地或莊稼地里,冬季你還可以地土里挖掘到蝗蟲的卵塊。雌蝗蟲每次產到向陽處 受精卵有幾十顆。并板書:3.蝗蟲的生命周期 14.展示:圖3-4 不同生長時期的蝗蟲 1)卵→幼蟲(若蟲是蝗蟲的幼蟲。它們要經過五次蛻皮后變為成蟲)→成蟲2)其他例子:蟋蟀、螻蛄15.思考:蝴蝶是怎樣生長發育的?請繪出一幅表示蝴蝶生長發育過程圖。 16.學生思考繪圖: 17.講解板書:4.蝴蝶的生命周期1)卵→幼蟲→蛹期→成蟲2)在科學上,昆蟲在發育過程中,沒有經過蛹期的發育過程,叫不完全變態發育,如蟋蟀、螻蛄;在幼蟲發育成成蟲需要經過蛹期的發育過程,叫完全變態發育,如蚊子、蒼蠅、蠶。3)其他例子:蚊子、蒼蠅、蠶18.思考: 1)人、青蛙和蝗蟲的一生都要經歷哪些階段? 2)為什么動物的種類不會隨著個體的衰老死亡而滅絕? 19.講解板書:5.生命周期的構成: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等階段1)都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等階段的共同性。 2)構成動物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是指人、青蛙、蝗蟲、一生的不同階段,而不是一個具體的個體。否則,就不能使生命周期周而復始地進行,就不能使種族延續。 20.設問:同一種生物的壽命一樣嗎?為什么? 21.回答板書:6.壽命及影響壽命的因素:氣候、食物、敵害等不一樣,因為氣候、食物、敵害等生活環境因素的變化,對動物的壽命會有較大的影響。如,劍竹大批枯死,會引起大熊貓大量死亡;水域污染會引起魚類的大量死亡。所以我們應該保護環境, 22.討論:請舉一些生活環境變化而影響動物壽命的例子。 23.列舉: 1)草地被大量破壞,牛、馬等大量死亡; 2)森林被大量砍伐,老虎大量消失 24.課堂練習: 1)青蛙有受精作用場所是 ,受精方式是 。 2)我們初中生尚未經歷的時期是 。 3)蝗蟲的發育過程與蝴蝶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有無 。 4)除了昆蟲外,你還能說出哪些動物的發育也屬于變態發育?(青蛙、蟾蜍等) 25.課后作業: 26.課后小節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