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代代相傳的生命
第六節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教學目標: 1.知道被子植物開花、傳粉、受精等過程的基本情況。 2.進一步了解果實和種子的形成過程。 3.理解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與人類的關系 4.知道植物主要的無性生殖方式及營養繁殖在生產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被子植物從種子萌發到開花結果的大致過程;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基本過程 教學難點:被子植物的受精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備注
1.出示講述:先出示幾朵不同的花。講述:春天來了,許多植物會開出鮮艷的花,大自然會出現繁花似錦的美麗我景色。如果你仔細觀察大自然中的花,就會發現這些花不但千姿百態,而且還在悄悄在發生著變化。 2.提問討論:根據你平時的觀察,說說植物開花時,花會發生什么變化? 3.討論回答: 開花時,容易看到的現象是萼片和花瓣漸漸張開,雄蕊和雌蕊顯露出來。不容易看到的變化是雄蕊伸長,花藥裂開;與此同時多數植物雌蕊也伸長,柱頭分泌黏液。 4.講述板書:一、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1.傳粉:雄蕊中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頭上的過程。植物開花時,發生的這些變化都在為傳粉作準備。我們把雄蕊中的花粉從花藥中散出來,落到雌蕊的柱頭上,這個過程叫傳粉。 5.讀圖回答:讀圖3-47 棉花和豌豆花的傳粉方式,總結出花的傳粉有哪幾種情況。 6.小結板書:2.傳粉的方式(1)自花傳粉: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柱頭上;如大麥、小麥、大豆、豌豆、芝麻等都是自花傳粉植物。 (2)異花傳粉:花粉落在另一朵花的柱頭上。 7.提問:在植物的傳粉方式中,你認為哪種傳粉方式比較普遍? 8.說明:豌豆花的雄蕊和雌蕊被花瓣包著,在花沒有開放時,花粉已經傳到了雌蕊的柱頭上,像豌豆那樣嚴格自花傳粉的植物,在自然界是少見的。 從生物學意義來講,異花傳粉比自花傳粉更進化,因為自花傳粉時,雌雄兩方的生殖細胞處于同一環境條件,它們的遺傳性差異較小,連續自花傳粉,可使后代的生活力逐漸衰退。自然界里至今仍然保留著自花傳粉的植物,這是植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合理的適應現象,是與繁殖后代有關系的。當環境條件不適于異花傳粉時,植物通過自花傳粉就可以完成生殖過程。其實自然界里沒有一種植物是絕對進行自花傳粉的。在它們中間總有很少一部分個體在進行著異花傳粉,這些比例很少的異花傳粉的后代,對野生植物而言,足以維持物種的延續。再則,自花傳粉也有它有利的一面,它能避免花粉受雨水的淋濕和昆蟲的吞食,并且自花傳粉植物具有穩定的特性 9.討論:異花傳粉一般需要一定的途徑。你認為異花傳粉的途徑主要有哪些? 10.思考回答:植物進行異花傳粉時,一定要借助外力的幫助,才能把花粉傳播到其它花的柱頭上。傳送花粉的媒介有風力、昆蟲、鳥和水,最為普遍的是風和昆蟲。11.設問:我們曾經做過“是什么將蝴蝶吸引到花上的”的研究。你認為蟲媒花是靠什么吸引昆蟲的?花的形態特點會不會影響昆蟲的傳粉? 12.講解板書:a.蟲媒花:靠昆蟲來傳粉的花。如桃、月季、橘、油菜等。適應昆蟲傳粉的蟲媒花一般具有鮮艷美麗的花被,芳香的氣味和有蜜腺分泌的蜜汁。此外,蟲媒花的花粉體積較大,表面粗糙突起,有的甚至粘著成塊,易附著在昆蟲身上,利于攜帶。 13.設問:風媒花的結構特點是如何與其傳粉相適應的? 14.講解板書:b、風媒花:靠風力來傳粉的花。如玉米、水稻、楊、榆等。 風媒花的花被不顯著,沒有鮮艷的顏色,或不具花被,沒有香氣和蜜腺。它們的花粉光滑、干燥而輕,便于被風吹送,花粉的量多,更多地保證了傳粉的機會。有些風媒植物的雄花序長而倒懸,微風吹拂,動搖不已,所含花粉任風吹送;有些風媒植物的花在植株放葉前或放葉的同時開放,這樣由于阻礙較少而利于花粉的傳送;禾本科植物雄蕊的花絲比較長,花藥懸垂花外,隨風搖曳,散布花粉。所有這些擺動的花序和花藥都是風媒植物對風媒傳粉的一種適應。同時,風媒花的雌蕊為增加接受花粉的機會,一般是柱頭擴展非常顯著突出,如稻的羽狀柱頭。15.補充:借助鳥類傳送花粉的方式稱為鳥媒。全世界大約有兩千種鳥起傳粉作用,最重要的傳粉鳥有:蜂鳥、太陽鳥、啄花鳥、繡眼鳥、食蜜鳥和具刷狀舌的鸚鵡。傳粉鳥呈現一定的地理分布格局,南半球的傳粉鳥和鳥媒植物都比北半球豐富。如蜂鳥以及某些傳粉的黃鸝分布于美洲大陸;蜜鳥分布于熱帶美洲;太陽鳥分布在非洲和亞洲南部;幾種傳粉的鸚鵡分布在澳大利亞;食蜜鳥分布于南非。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鳥媒植物的花和傳粉鳥具有很特殊的共同適應性變化。典型的鳥媒植物的花,花冠較堅實,能經受一定程度的碰撞,花瓣合生或靠合成管狀,花冠的長度及開口的形狀(通常二唇形)與傳粉鳥的喙及頭部形狀相吻合;花蜜的分泌量大;花藥是固定的,不能轉動;花朵著生的位置比較顯眼;花色多為最能引誘鳥類的紅色或橙色;花期長,白天開放。傳粉鳥的體型較小,如蜂鳥只有蜜蜂那么大,嘴細長呈管狀,舌能自由伸縮,多偏愛紅色,對氣味不敏感,以植物的花粉、花蜜及一些小昆蟲為食。除蜂鳥為翱懸式取食外,其它傳粉鳥都是停棲在枝條上取食。鳥類傳粉的植物很多,無特定專一性,只有啄花鳥、太陽鳥似乎對桑寄生更偏愛。鳥媒是含羞草科植物最常見的傳粉方式。據資料記載,在我國有十幾種鳥類參與花的傳粉。如在我國海南島,太陽鳥、啄花鳥、繡眼鳥不僅為熱帶森林或灌叢中許多植物傳粉,也為栽培的椰樹、油棕、荔枝、芒果、腰果等植物傳粉。16.探究設問: 1)雄性、雌性生殖細胞分別位于哪里?圖3-50中 有幾個精子?(雄性生殖細胞——精子位于花粉中,雌性生殖細胞位于胚珠中。有兩個精子)2)子房和胚珠的結構如何?3)根據你的理解,請形象地描述出被子植物的受精過程。(被子植物的受精:指來自花粉管的兩個精子,一個與胚珠內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一個與兩個極核結合形成受精極核。如果親本體細胞遺傳物質的數目為2個單位2n——則受精卵中遺傳物質的數目為n+n=2n,受精極核中遺傳物質的數目為n+n+n=3n。)17.思考回答:略18.講解板書:二、被子植物的生殖1.花粉萌發,形成花粉管,并沿著花柱向子房生長。花粉管內有兩粒精子。2.花粉管內的1個精子與胚珠內的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另一個精子與胚珠內的2個極核形成受精極核。3.被子植物的受精圖:講略19.設問:根據你的觀察,受精后的花會發生怎么樣的變化?果實的結構如何?它的各部分是從花的什么結構發育而來? 20.講解板書:4.果實和種子的形成。首先,說明一朵花在傳粉和受精后,花的大部分結構已完成了它的使命,都枯萎了,唯有雌蕊的子房將繼續發育。 第二,在自畫的雌蕊結構的板圖處、在圖注的相應位置上,邊解釋子房內各結構發育情況邊注明結構名稱。 第三,注意與前面講的種子結構相呼應,說明子房內的胚珠發育成種子,子房發育成果實。在這之前,可以先啟發學生回答:種皮、胚、胚乳是前面講過的哪個器官的結構?當學生答出是種子時,教師可以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給學生進行小結,這樣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舉些日常食用農產品,讓學生回答食用的部分,是植物體的哪個器官。特別是有些果實,它的種皮和果皮緊緊貼在一起,像米和小麥,它們的種子也叫果實。 最后說明:果皮和種子就是被子植物果實的基本結構,所謂被子植物,就是種子外有果皮包被著的植物。被子植物是現存地球上最高等的植物。果皮對種子是有保護作用的。 21提問:你知道一個桃子里只有一粒種子,而一個西瓜里有很多種子。為什么同是一個果實,為什么種子的數量會不同呢? 22.講解:在被子植物的子房中,有的只有一個胚珠,受精后,形成一粒種子;有的有多個胚珠,受精后,可以形成多粒種子。 23.思考:在浙江省,一些經濟作物如油菜、柑橘等,在開花時節,常因遭遇連續降雨而造成減產。造成減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該怎么辦? 討論:如果在植物開花期出現天氣連續下雨,刮大風或無風等情況,對植物的繁殖會有什么影響?說說其原因。怎么辦? a、植物無法在雨中開花 b、雨天植物的果實發育成不良 c、長時期陰雨,光合作用減弱 d、傳粉過程受到影響 24.講解板書:5.人工授粉在被子植物的繁殖過程中,傳粉十分重要,如果在開花期間因各種原因使傳粉受阻,往往會造成植物開花不結果。為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人們常用人工方法給農作物傳授花粉,這就是人工授粉。結合圖3-53講解。 25.思考:植物的花、果實和種子與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說說人們利用植物的花、果實和種子的情況。 26.學生敘述:略 27.講述:我國栽種水稻情況。增強學生愛國情感。 28.培養情感:學生珍惜糧食。 29.課堂練習: 1)花粉從a處散出,落到b上的過程叫傳粉,則a、b分別是指( ) a、花藥和柱頭 b、子房和柱頭 c、柱頭和花柱 d、花藥和子房 2)板栗外面褐色面堅硬的殼是由子房壁發育而成的,所以一顆板栗就是( ) a、一粒種子 b、一個果實 c、果皮和胚 d、胚 3)一個豌豆莢中有5粒豌豆,那么形成這個豆莢的胚珠和子房數分別是( ) a、10個、5個 b、5個、1個 c、10個、2個 d、5個、5個 4)“麻屋子,紅帳子,里面住著白胖子。”這個謎語的謎底是什么?謎語中的“麻屋子”、“紅帳子”和“白胖子”分別指什么? 30.課后作業: 列舉日常食用農產品,并回答食用的部分,是植物體的哪個器官? 31.課后小節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