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級科學上冊教案 第四章 電路探秘
說明:電源的正極聚集有大量的正電荷,負極聚集有大量的負電荷,在電源的正、負極之間就產生了電壓。這個電壓使電路中電荷發生定向流動,使正電荷從正極流向負極,或者使負電荷從負極流向正極,于是在電路中產生了電流。--可見,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
在電路中,電源在工作時不斷地使正極聚集正電荷,負極聚集負電荷,保持電路兩端有一定的電壓,使電路中有持續的電流。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板書:1、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電壓用符號u表示
在圖3所示裝置中,不同的抽水機可以在水管兩端產生不同的水位差,即大小不同的水壓。同理,不同的電源可以在電路的兩端產生大小不同的電壓,為此,首先要確定電壓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里,電壓的單位是伏特,簡稱伏(v)。此外,常用單位還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等。介紹它們的換算關系。
板書:在國際單位制里,電壓的單位是伏特(v)
看課本幾種電壓值的表:要求記住的電壓值有:
一節干電池電壓:1.5伏;
家庭電路的電壓:220伏;
對人體安全的電壓:不高于36伏。
練習題:
(1)電壓使電路中形成______,______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2)220伏=______千伏=______毫伏。
小結:這節課講授的電壓是電學中又一個重要的物理量。由于知識所限,我們用水流作比喻講述了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要知道電壓的單位,會進行單位變換。此外,還要記住干電池和家庭電路電壓值。
閱讀:水中的高電壓、人體電流
說明:
1.“電壓”這堂課既是重點,又是難點,不易被學生掌握。對于初學電學的學生來說,只要求知道電壓是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和電壓的單位。至于電壓的定義、公式和電壓的單位──伏特的物理意義留待高中再講,在這節課內不要出現這些內容,否則因難度過大使學生不能接受。
2.用水流作比喻來講電壓,對于學生來說形象、生動,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在這里利用水壓引出電壓,從而認識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
3.為了使學生便于理解,在講水流的形成時,最好用復合幻燈片模擬出它的動態過程。有條件的,用電腦設計出程序,將有更好的效果。
七、課后反思
電流如水流,電壓似水壓,通過對比教學,學生容易理解。電壓的測量是關鍵,也是后面研究電路的基礎。
第7節 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一、教材分析
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是電學第一個規律,是電學的基礎。教材是通過學生的實驗來研究三者的關系。由于在實驗中有三個變量,需要控制其中一個變量,這就是所謂的控制變量法。對歐姆定律的應用是很重要的。
二、學生分析
對于控制變量法來研究三個變量的關系,學生不會很陌生。但對于實驗數據的分析,學生還的一定的困難。
三、教學目標
1.能總體設計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之間關系的分步研究程序。
2. 能按提供的電路圖進行實驗。
3. 理解滑動變阻器在電路這的控制作用。
4. 能從實驗數據中找出正比關系或反比關系。
5. 能從分步實驗結論中總結出歐姆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