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美術上冊全冊教案
糊上彩紙就是一條“熱帶魚” ……
【設計意圖】本環節讓學生在沒有任何提示的基礎上,利用“最近發展區”理論,從一兩件材料入手,采用“頭腦風暴”的方法,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猜想,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學生在此過程中很容易碰撞出創新的火花,為解決教學難點埋下伏筆。如果學生思考的結果與下一環節藝術家作品創意相似,學生的自信心會極大地增強。
2.那么,藝術家們是怎樣讓生命綻放的呢?
(ppt播放綜合材料雕塑作品圖片3、4、5、6)引導學生分析:
1)表現的是什么內容?你看到了怎樣的“生命”?
2)用什么材料來造型的?
3)采用了怎樣的造型方法?學生展開想象談感受。
【設計意圖】從美術和人文等角度對名作進行欣賞,既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也體現了美術與文化的融合。
3.大家一起來試試:仔細觀察課前所搜集材料,分組討論可以怎樣造型,選派同學在班級交流(一人或者多人均可,可邊介紹創意邊演示)。
師生歸納:要做出生動富有生命的作品,就必須抓住對象的特點,結合材料呈現的基本造型元素及其他特征,敢于想象、創造,才能創造出富有生命的空間造型。
【設計意圖】此環節設計將學生置于學習的主體地位,變傳統的教師“教式”為學生“學式”,把課堂還給學生,給了學生展示自我的空間和舞臺。學生邊探究邊思考邊猜想邊體驗,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提高了實踐能力。
五、創作、實踐,生命在快樂中綻放
1.啟發學生構思用材料雕塑的形式為身邊的生命“塑像”,學生談創作設想(材料、方法、構思的獨特之處)。
教師提示學生利用鄉土資源如蘆柳竹進行創作。
引導學生提出建議和意見,師生共同幫助學生完善構思。教師引導學生不要追求外形的“像”,而要力求通過材料表現生命的本質、神韻。
2.以“生命”為主題,創作一件或一組雕塑,可合作也可獨立完成。
要求:
1)充分利用材料的形狀、色彩、肌理等美感;
2)作品構思巧妙,富有創意;
3.強調制作過程中的安全防護意識。
4.教師指導,及時發現學生有創意的設計構思與造型,并給與鼓勵。
5.隨機拍攝學生創作過程,留下本課課堂驕教學圖片。
【設計意圖】作業設計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明了美術與生活的關系,領悟“藝術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真諦。作業要求較寬泛,給了學生展現能力,張揚個性的廣闊空間。
六、評價、收藏,體驗成功的快樂
1.作業過程中,利用實物投影儀、qq攝像頭、數碼相機即拍即用的功能,迅速將學生創作過程和他們的作品迅速展示出來。
【設計意圖】其他同學可以既借鑒他們的優點,也能為他們的作品出謀劃策。
2.創作基本完成,學生圍繞自己創作生命的過程談創意,進行自我評價;師生從美術的角度對作品進行評價。對學生作品的創新之處、獨特之處教師要充分肯定,即使作品不是那么完美。
3.在師生評價意見的基礎上學生對作品進行二次作業。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是發揮評價的功能,注意教學評價與課程目標的對應性,淡化美術教學評價的甄別與選撥功能,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生表現進行過程性評價、激勵性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