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美術上冊全冊教案
3、【教學深入】5分鐘
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教師首先出示一枚印章,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印章的制作與我們學習的哪一個知識點很相似?
學生交流,從印章聯系到畫像磚——從而揭示本課主題:仿制畫像磚。
畫像磚雕刻技法—陽刻:線條塊面凸出。陰刻:線條凹進。表現形式—人物多以側面為主,情節生動有趣,富于生活情趣。動物造型具有鮮明的裝飾性,又不失神態逼真。結構、線條、造型質樸雄勁。
并用幻燈片展示制作步驟:1、確定內容,牙簽起稿。2、選擇表現形式,陰刻或陽刻。3、拓印 教師提問,學生互相補充,教師小結:畫像磚與我國傳統的印章、書法有機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古老文化的愛國之心。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示范,使學生清楚了怎么制作仿畫像磚,以及注意事項,并進行靈活變通,比如用大鐵釘來代替竹片進行刻畫。
4、【教學實踐】25分鐘
為了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創造的空間,大膽創作,盡情發揮創造美麗,我把作業定為6個創作小組自由選題,挑選各自感興趣的內容用畫像磚的形式表達出來,技法不限,工具不限。在創作過程中,要著重強調學生注意平整泥板。在學生創作作品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諸如:材料的選用、泥板變型等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借鑒,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六個創作小組互相協作,分工明確,選定一種表象形式,陰刻線還是陽刻線。運用小竹片或者大鐵釘進行雕刻。 【設計意圖】在這個教學環節,我主要采用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分小組在課堂實踐中通過摔打、畫、刻、雕、涂、拓,親近泥巴獲得身心的愉悅,同時鍛煉造型能力。新課程標準提倡采用多種學習方式,分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彼此協助、相互支撐,可以提高個人的學習效果,并達成團體目標,同時分組合作學習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學習動機,人際交往能力。
5、【分析評價】5分鐘
在學生制作基本完成時,我讓學生展示介紹自己的作品,并相互評價,同時教師進行點評,表揚作品當中的閃光點,對作品中的不足提出修改建議,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中“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觀和評價觀。 教師評價,生生互評,讓學生自己選出他們喜歡的作品,并且在黑板上簡單拓印。 【設計意圖】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教師根據同學們在作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加以總結、展示、分析。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自我評價能力是學生學會學習、形成“可持續發展”學力的基本標志。
6、【拓展延伸】
鼓勵學生利用收集到的材料,以“家鄉的古老文化”為題寫一篇小文章,以班級黑板報為載體,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傳承家鄉文明,保護家鄉文物。 【設計意圖】新課程標準“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教學,要注意美術與其他學科、美術與現實社會之間的連接點,引導學生積極探索美術與社會生活相結合的方法。
教師總結學生發言,提出鼓勵和合理化建議 【設計意圖】通過美術教學,學生可以完成技能方面、認知方面的教學要求。
【教學反思】 學生比較喜歡這種動手制作的課型,符合初中生好動,好鉆研的身心特點,動手制作課堂氣氛活潑。但是在課堂實踐中,有些學生在制作的時候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比如用牙簽起稿時圖案太復雜,學生畫不好;在用小竹片挖泥的時候,經常挖的太深,是整個圖案顯得不整齊。結合這種情況,我在教學時要求學生不要選擇太過復雜的圖案,盡量選擇一些抽象的,或者線條簡潔的,只有容易做、做得好,學生才有進一步刻畫的興趣,否則往往會半途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