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八年級美術(shù)下冊全冊教案
的直觀通俗易懂 。歷來有詩 、書 、畫同源之說,三者的最高境界是“詩情畫意”;都是寫心 、寫思想 、抒發(fā)感情的。因此,從根本上說,三者是相通的。 激發(fā)興趣,敢于質(zhì)疑,以達(dá)到共同探究的目的。 由故事引入。 2、新課 一、分析中國畫作品《平沙落雁》。 請同學(xué)們總結(jié)一下畫面:溪流、荒灘(荒漠)、彈琴的老人、大雁……。 在一望無垠、貧瘠的荒原上,沒有樹、沒有草,沒有野兔的奔跑、也沒有牛羊的歡叫;有的只是那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漠和那一陣陣卷帶著黃沙的寒風(fēng)掠過……。 屈大夫(我們把畫中人看作屈原)在那溪邊獨自撫奏著古琴,時而委婉憂傷,時而悲愴激昂;陪伴他的只是那涓涓的溪流;荒漠俯首、溪流停吟,仿佛在聽他述說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與大丈夫的壯志未酬……。一群大雁掠過頭頂,“呀呀”地自南飛去,屈大夫多么希望那高飛的大雁和潺潺的流水能盡帶走自己滿腹的哀愁啊。 依畫之意境作詩: 平地風(fēng)起愁近秋①,沙飛卷帶百花休②。落幸③屈子《離騷》④奏,雁去流水《九辯》⑤憂。 【解釋】①愁近秋:古代不得志的文人對秋天的到來,總覺惆悵悲痛不已。②休:休息,這里指花謝了。③落幸:失落[失去],寵幸。④《離騷》:我國著名詩人屈原所作的文章。騷:即發(fā)牢騷。⑤《九辯》:屈原流放時做的第一篇為己辯白的文章。 詩的釋義: 在戈壁荒漠的平原上,忽然刮起一陣陣寒風(fēng)……秋天到了,萬物將失去春的生機(jī),是多么令人愁悵呀。秋風(fēng)吹起黃沙,打在美麗的花朵上,使花兒凋謝,也卷帶著許許多多零落的花瓣,飛向天空、漂落遠(yuǎn)方。正在流放中的屈原面向曠野、溪水,一邊彈奏著古箏,一邊吟唱著《離騷》、《九辯》曲;他多么希望那南飛的大雁和涓涓的溪流能盡帶走自己的滿腹愁緒呀。 二、《江山如此多嬌》 磅礴旭日升中華, 九州沐浴金彩霞。 世紀(jì)更替逐浪高, 國昌民種富貴花。 《江山如此多嬌》付抱石、關(guān)山月 三、《萬山紅遍》 紅遍萬山染成林,飛流直下顯白練。 幽燕大地升紫氣,而今華夏小康里。 萬山紅遍 李可染 通過欣賞、觀察、討論,理解畫的意境。 討論畫的意境。 3、練習(xí) 進(jìn)一步分析中國山水畫是如何表現(xiàn)意境的。學(xué)生按幾個小組分析討論課本第8—9頁的山水畫作品,并在班上交流。討論題:(1)畫家生活的背景與時代。(2)畫家的風(fēng)格及著名作品有哪些?(3)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