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二冊《信息技術》教材說明及教學參考
for…next循環結構的語法定義
實例
for 循環變量=初值to終值 step增量
循環體next 循環變量for n=1 to 10 step 1sum=sum+nnext n 注意:當step增量缺省時,表示增量為1。所以實例中的“step 1”可以省略。 循環體:需重復執行的程序段。 例如:求1到100的自然數之和。代碼如下: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for n = 1 to 100 step 1sum = sum + nnext nprint “1到100的自然數之和是:”, sumend sub可以讓學生想一想如何使用循環結構編寫程序:求1+3+5+7+…+99。 代碼如下: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sum as integer, i as integer sum = 0 '保存累加和,先清零 for i = 1 to 99 step 2 sum = sum + i next i msgbox "1+3+5+…+99=" & sum, , "求和"end sub二、do…loop語句do…loop語句是循環結構的另一種循環語句,結構定義:do while|until 條件 循環體loop例如:求1到100 之間奇數的累加和。該程序的設計步驟如下: 雙擊窗體,在代碼窗口中輸入如下代碼:private sub form_load()dim s as integer, n as integershows = 0: n = 1do while n <= 100 s = s + n n = n + 2loopprint "1+3+5…99="; send sub三、多重循環 循環體內又包含一個循環語句時,就形成了循環嵌套,即多重循環。 在欄目“探究”中要求學生分析“do until … loop”和“do … loop until”有何不同,探究的方式很多,可以讓學生分別采用“do until … loop”和“do … loop until”編寫兩段代碼,然后看看輸出結果有何不同,從而體會兩者的異同點。下面是兩種語句的比較,只作參考:do until <條件表達式> 循環體loop do 循環體loop until <條件表達式>
【教學參考】第十三課 文件操作控件
對文件的操作是應用程序的組成部分,這節課主要讓學生學會應用磁盤列表框、文件夾列表框和文件列表框控件以及圖像框、圖片框控件和菜單編輯器編寫程序。
建議1個課時完成。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體會各種文件操作控件的功能和作用,以及體會實現某種功能的程序代碼的含義。
一、使用驅動器列表框、文件夾列表框和文件列表框設計圖片瀏覽的程序。
在使用磁盤列表框顯示計算機上所有磁盤驅動器時,教師啟發學生去改寫程序,從而使運行后默認顯示盤符發生改變。
在使用文件夾列表框顯示指定的文件夾時,如果使用的計算機操作系統為windowsxp,則教材的“試一試”中指定的文件夾應為“c:\windows\media”。這里可以讓學生顯示其他的文件夾,但是這個文件夾在電腦中是存在的,否則程序會提示出錯。
使用文件列表框顯示指定文件夾下所有的文件,注意文件列表框控件和活動二中使用的文件夾列表框控件的區別。學生可以通過更改程序代碼,使顯示的均為mid文件,或者顯示其他文件夾下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