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八年級藝術下冊全冊教案1
歌舞情節為: 勤勞可愛的藏族姑娘到河邊取水時,見解放軍炊事組長正在洗衣服,便由小卓嘎假裝扭了腳將班長支開,等到其他姑娘興高采烈地將衣服都洗完后,班長方知受騙,但他也將計就計,悄悄將姑娘們的水桶裝滿水后挑回村莊,姑娘們發現后連鞋都來不及穿,歡笑著赤腳直追,留下小卓嘎一個人抱著同伴們洗軍衣脫下的靴子邊喊邊追……
2 教學建議:
(1)這是一個有情節的歌舞,但教學重點還是應使學生認識音樂和舞蹈是如何絲絲相扣的,故教師不要停留在內容的介紹上,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觀看舞蹈,用視聽器官去感知舞蹈這一藝術特征。
(2)西藏舞是大家比較熟悉并熱愛的一種少數民族舞,可讓會舞蹈的同學當眾表演或做幾個代表性動作,如“弦子”、“踢踏”等,同時讓全班一起跟跳。
(3)可做一個有趣的試驗:先聽沒有舞的歌,。再看沒有歌的舞,讓學生明白歌舞唇齒相依關系,認識學音樂在表現舞蹈的風格情緒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 創造與拓展:
題一 1、 答案
《我為祖國獻石油》-----石油工人 《美麗的心靈》-----------清潔工人
《拉網小調》--------------漁民 《森林鐵匠》---------------鐵匠
《勘探隊員之歌》-----------勘探隊員
2、活動建議:
可讓學生跟著音響哼唱。
題二 活動建議:
1、先把歌曲唱熟,再試奏曲子,會鍵盤和聲的最好自配和聲伴奏,不會者則選擇一些打擊樂器進行節奏伴奏。
2、為突出勞動的熱烈氣氛,建議多人分工進行唱、奏、舞合作。如:旋律與和聲由兩人或兩組人吹奏,其它人唱或跳,既減小難度,又使人人參與。
3、根據樂器種類自由選擇c或f。
題三 活動建議:
1、讓學生知道:藝術作品既包括音樂、戲劇,也包括繪畫作品和手工藝作品等等。還可以拍攝一些反映勞動場面的照片,短電視片,可以情景劇形式當眾表演,同時展示作品。
2、作品若為短片或表演,最好配上音樂,以突出學科的聽覺特征。
四、藝術小辭典: 傳統樂器和電聲樂器“
傳統樂器是不依靠電子技術而獲得的、具有樂器本身獨一無二的音色的樂器。如鋼琴、小提琴、二胡、笛子等。二十世紀中下葉,反映以電子技術獲取各種音源,再經各種數據處理,模擬各種樂器的聲音的樂器相繼出現,它們就是電子琴和電子合成器。與真正的傳統樂器相比,它們有很大的可變性與可選性。電子合成器具有模擬各種樂隊整體效果的立體表現力。電子琴與電子合成器的出現,歷史性地改變了一種樂器只具有一種音色的傳統概念,也劃時代地創造了一件樂器能取代一個樂隊的奇跡。電子琴與電子合成器不但能模擬各種樂器,還能演奏出傳統樂器無法奏出的更高或更低音區。電子琴為什么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呢?電子音樂有震蕩器與發聲器取得聲源。震蕩器產生單頻率聲波,發聲器產生復合聲波和不同音色。電子音樂囊括了全部聲波頻率,正像白色光包含全部光波頻率咿呀不管,故電子琴能模仿出人類制作的傳統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