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教案】大班分享閱讀上學期教案(龔琴雅)
1、能夠流利的分角色進行朗讀。
2、能夠擴展劇本的臺詞。
3、能夠以不同人物為主角講述故事。
教學準備
空白自制小書
教學過程
1、教師和孩子們一起討論不同小動物是如何過生日的,例如小蛇會怎樣過生日呢?小刺猬的生日聚會怎樣舉辦呢?若你是作者,如何為其他的小動物寫一本書。
2、利用空白自制小書,請幼兒進行劇本的續編或是創編。教師可幫助幼兒充分利用大書,模仿大書來進行自己的讀本制作。
3、請幼兒和別的小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讀本,并且說說誰的讀本最好看,誰的故事最有趣。
活動十一: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第一階段:
活動目標:
1、 理解書中所講的哪些生活垃圾可以被回收利用。
2、 初步理解可循環利用標志的含義和蜘蛛圖的意義。
活動準備:
1、 經驗準備:幼兒口頭小調查。
2、 材料準備:制作圖表所需要的材料
活動過程:
1、 導入活動:請幾位表達能力好的幼兒說說她們的調查結果,教師將幼兒的敘述進行記錄,填入表格。
2、 閱讀大書:
封面:請幼兒認真閱讀封面,說 一說書中將會講到哪些可回收利用的垃圾,體會封面對于內文的概括作用。
第1、2頁:教師帶領幼兒朗讀文字,用文字幫助幼兒理解圖畫信息。
第3頁:教師朗讀文字,請幼兒想想,這些廢紙可以做什么?通過蜘蛛圖幫助孩子理解。
第4到10頁請幼兒看圖說出廢舊材料可以回收制作成什么。讀完后師生共同制作蜘蛛圖進行對比,進行進一步補充和豐富。
第11頁:在我們的小調查中,還有一樣垃圾很重要,不能隨意丟棄的,是什么呢?電池應該放到哪里?
第12頁:(遮住文字),這是什么標志,你在什么地方看到過?請幼兒回家尋找這個標志,下次活動討論。
3、總結分享:
和幼兒一起回顧最初的調查討論表,看看當時孩子們的發言中有哪些正確和錯誤的地方和書中相應的頁面對照,加深幼兒對于圖書的了解及對于自己經驗的反思。
第二階段教學:
活動目標:
1、 理解標志和圖示的意義,初步學會使用標志和圖式。
2、 理解和掌握讀本的行文結構。
活動準備:
1、 經驗準備:請幼兒尋找“可回收利用”的標志,并在家長的幫助下,尋找居住環境中可以回收廢舊電池的地方。
2、 材料準備:廢紙、廢舊玻璃瓶子、廢舊塑料瓶子等。
活動過程:
1、 導入活動:請幼兒說說在哪里找到“可回收利用”的標志,可回收利用的東西有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