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教案】大班分享閱讀上學期教案(龔琴雅)
2、 復習大書:翻到大書第12頁,仔細觀察垃圾桶,思考應該給書中的材料貼上那種標志。教師帶領幼兒朗讀全文。
3、 閱讀小書:請幼兒閱讀小書,按照興趣分為四個小組,每個小組介紹一種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4、 討論:第十二頁上,“其他垃圾:剩飯菜、瓜果殼”是否可以再利用?可以用來做什么?
第三階段教學:廢舊材料手工制作展覽
活動目標:
1、 喜歡閱讀知識類讀本,愿意參與環保行動,保護環境。
2、 進一步豐富有關可回收利用的東西方面的知識。
活動準備:
1、 經驗準備:對廢舊物品回收利用有一定的經驗,認識可回收利用標志。
2、 材料準備:可以用于制作手工作品的廢舊材料。
活動過程:
1、 導入活動:回顧蜘蛛圖,進一步補充。
2、 利用廢舊材料進行手工制作,評選出最佳創意獎、最佳制作獎等。
活動十二:什么聲音?
第一階段教學
教學目標:
1、對設有懸念的故事感興趣,愿意發現現索,尋找答案。
2、能理解故事情節,根據故事主題找到重要細節。
3、理解故事線索,了解故事前后呼應的特點。
活動準備:
大書、小書、有關《聲音》的音樂、故事人物的頭飾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
1、讓幼兒聽一些聲音,進行猜測。
2、翻開第二頁和第四頁請幼兒觀察卡卡的夢境,猜想夢到的東西會發出什么聲音。
3、觀察封面,出示標題,引出聲音這個主線。
二、圖畫初步建構。
緩慢地翻閱一遍大書,翻看過程中不進行提問和討論,請幼兒一邊看一邊想可能發生了什么事情,翻看之后自由講述。
三、圖畫再次建構
第二次翻天覆地看大書之前教師給予幼兒提問:卡卡夢到了什么?為什么會夢到這些?這些東西會發出怎樣的聲音?實際上這個聲音會是什么?
四、圖文共同建構
第三次翻看大書,關注一些畫面細節,如人物表情和動作,具體的細節等,每次觀察之后都閱讀下面的文字,以便幼兒了解故事發展,但不要求幼兒跟讀。
第二階段教學:
一、閱讀理解
1、閱讀大書,讓幼兒模仿、跟讀.
2、再次閱讀大書,梳理故事,請幼兒根據畫面中的環境背景,分析故事經過了四天,完成表格。
3、組織幼兒討論一些綜合理解性的問題:卡卡聽到的到底是什么聲音?和火車有什么關系?和爸爸手指受傷有什么關系?
二、閱讀反思:
1、分發小書,請幼兒獨自閱讀一段時間。
2、引導幼兒觀察小書圖畫,發現有趣的細節,如書中的小貓,魚缸,以及房間里面各個與火車有關的細節。
3、組織幼兒討論:爸爸為什么要為卡卡制作火車道?爸爸媽媽為什么要騙卡卡說聽到的聲音是水管或小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