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第1課 英國革命的領導者克倫威爾
3、結果
(1)戰勝王軍,結束內戰
(2)處死國王 ,結束封建王權的統治
(3)建立
(二)護國公及其統治
1、擔任護國公
(1)原因:a、革命剛成功,社會動蕩不安,也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權,確保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既得利益。
b、共和制處在不成熟階段,封建君主思想并沒有徹底批判,舊勢力沒有徹底鏟除
c、克倫威爾本人獨斷專行,好大喜功,因此,1653年就任護國主,建立軍事獨裁統治
(2)性質:資產階級性質的軍事獨裁
2、統治:
對內:⑴多次解散 ,建立起了 ;
⑵建立有序的 、改善 、扶持 、提倡 、發展 ;
對外:⑴頒布 ,打敗荷蘭,維護了英國的海外利益,有利于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代表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
⑵施展外交才華,與瑞典、丹麥、葡萄牙簽訂商約,鞏固英國的 。
三、克倫威爾評價
1、肯定之處:在反封建和發展資本主義方面貢獻巨大,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文化、法律,鞏固革命成果。
①軍事上:在內戰中率軍擊潰王軍主力,為共和國與民主制度在英國的確立奠定了基礎。
②政治上:處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國。從而建立資產階級政治制度。
③外交上:頒布《航海條例》,擴大了英國外貿和航海的利益范圍。
④經濟上:積極運用軍事、外交手段為資本主義發展創造條件并積極發展工商業。
2、缺點與局限
①遠征愛爾蘭,給當地人民帶來災難;
②軍事獨裁統治和頻繁的軍事活動引起人們不滿,社會動蕩。
3、總體評價:功大于過
①英國偉大的資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
②其缺點與局限,本質上是當時資產階級發展不成熟決定的。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倫威爾對愛爾蘭和蘇格蘭的征討均以勝利而結束。以后,愛爾蘭的土地被英國占領軍沒收,大部分落于英國高級軍官之手。克倫威爾等人都成了愛爾蘭的大土地所有者。本來還給英軍士兵一種債券,作為以后領取土地之用。但許多士兵因缺乏現款,將債券折價出售,債券也落入軍官之手。雖然如此,士兵們由于得到債券,逐漸變質,失去了原來的革命精神。 ——《中國世界史•近代史編》齊世榮、吳于廑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