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課 探索生命起源之謎教案
22歲那年,經朋友推薦,達爾文以博物學者的身份登上了“貝格爾”號遠航考察船,隨船進行為期5年的科學考察。那時候,達爾文還相信生物是由上帝創造的。每到一個地方,達爾文都要仔細考察當地動物、植物資源。許多實例引起他的思考,并使他對“上帝造物論”產生了懷疑。
在南美洲,達爾文發現了古犰狳的化石。它們與現代生活的犰狳十分相似,但又有不同。這是否說明現代的動物是由古代的動物發展而來的呢?在加拉帕戈斯群島上,達爾文發現,這里不同島上的地雀各有其特點。這種現象使達爾文想到物種可能在不斷地變化著。
各地的所見所聞,都說明隨著時間的推移,生物是在逐漸進化的。但是,當時達爾文還不能說明引起生物進化的原因?疾鞖w來,達爾文就開始研究這個問題。
達爾文耐心地收集資料和證據。他訪問過農夫、種子供應店店主和家畜、家禽飼養人。他還親自飼養鴿子,觀察家鴿在人工飼養下所產生的變異。
經過大量的觀察和研究,達爾文終于成功地用自然選擇學說解釋了生物進化的原因,并于1859年出版了《物種起源》這部巨著,引起極大的反響。達爾文的進化論被恩格斯贊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合作探究】2:1859年11月24日清晨,霧靄中,倫敦幾家書店的門口人聲鼎沸,人們爭先恐后地排隊購買剛出版的新書——《物種起源》。初版1250本書在發行的當天就被銷售一空。……書中的觀點震撼了世界,動搖了禁錮人們思想許多個世紀的特創論。
《物種起源》一書為什么能引起人們的熱情?什么觀點震撼了世界?
書中闡述的觀點極大地沖擊了神創論,生物進化論的提出震撼了全世界。
在達爾文的自傳中,他這樣總結自己的一生,“最重要的是,愛好科學──不厭深思──勤勉觀察和收集資料──相當的發明能力和常識”。
2、理論觀點:(d76知識梳理)
(1)一切生物都經歷了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過程;
(2)生物界現存的物種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種的變異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3)生存競爭和自然選擇是生物界的普遍規律。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為核心的進化論,認為一切生物都經歷了一個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過程。生存競爭和自然選擇是生物界的普遍規律。凡能較好地適應環境和發生變異的個體,將獲得較多生存和繁殖的機會,那些有利的變異,經過世代的傳遞,逐步積累為顯著的變異,從而形成生物新種。
【合作探究】3:“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然選擇”是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思想。這一思想之所以能在19世紀中期產生的原因是什么?(d76合作探究)
(1)由于歐洲經歷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的洗禮,基督教神學思想遭受重創,人們開始面向世界、重視實踐、崇尚理性;
(2)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相繼發生,為進化論的產生提供了政治和物質基礎;
(3)科學技術的長足進步也為進化論的產生創造了條件。
3、影響:(d76合作探究)
(1)對歐洲思想界的影響:生物進化論從根本上改變了當時絕大多數人對生物界和人類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挑戰了封建神學創世說。(d76思維啟迪3)
【合作探究】4:【學思之窗】(1)圍繞著達爾文的進化論,出現了兩種截然對立的觀點。那么產生這些分歧的原因是什么?(2)你如何評價這些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