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教案
·法國工業革命緩慢的原因
但是法國工業革命的規模遠遠落后于英國,而在發展速度上也比不上同期的美國和德意志。這是因為:
第一,從資本原始積累方面來說,法國對農民的土地剝奪主要不是通過大規模圈地的暴力方式,而是通過租稅盤剝。另外,由于法國在與英國爭霸中的失敗,喪失了原來的許多殖民地,所以殖民掠奪對于原始資本積累的意義,在法國也不像英國那樣突出。
第二,法國大企業發展緩慢,而小企業長期大量存在(法國傳統的服飾業、高級化妝品和奢侈品制造業仍以手工勞動為主),企業經營分散,新技術、新機器的發明和推廣比較困難。
第三,法國農業中小農經濟長期占據優勢,這影響了雇傭勞動力的來源,限制了國內市場的擴大。
第四,法國高利貸資本活躍,吸引了大量社會流動資金,減少了工業投資。
(2)美國工業革命。
·原因
美國工業革命的起步與法國基本同時。但美國發展工業的條件遠比法國優越,這是因為:
第一,美國沒有經過封建社會,舊的行會傳統和習慣勢力微弱,有利于新技術的發明和推廣。
第二,美國遠離歐洲強國,南北鄰國都比較弱,東西有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保護,因此遭受戰爭破壞少,有利于生產的穩定發展。
第三,美國通過從事奴隸貿易和掠奪印第安人土地、財富等手段,取得了發展工業的大量資金。
第四,外國移民大量涌入美國,為美國工業革命提供了自由勞動力和技術。
第五,美國的領土不斷擴張。西部的不斷開發,有廣闊的國內市場、原料。
·概況
基于上述原因,美國工業革命迅速發展,到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工廠制度在美國北方的主要工業部門中都已占主導地位,工業革命基本完成。但是這時美國各地區的發展不夠平衡,南方仍盛行種植園奴隸制。美國內戰結束以后,南方工業興起,農業也進行了改造,工業革命在全國范圍內完成。
(3)德意志的工業革命。
·概況
德意志由于長期分裂混戰,使得它的工業革命晚于英、法、美三國。直到19世紀30年代,德意志才開始工業革命。在萊茵河畔興起了科隆、愛北斐特、巴門等工業城市,薩克森的紡織工業發展迅速,普魯士所轄的西里西亞以生產亞麻布而著名。1848年革命以后,德意志的工業革命發展迅速,許多地區開發礦山,建設工廠,修筑鐵路。到60年代末,工廠制度已在各先進工業區占據主要地位。普法戰爭后,德國實現了國家統一,并從法國取得了阿爾薩斯、洛林富礦區和50億法郎賠款,這進一步加速了工業革命的進程。到70年代末,德國工業革命完成
(4)其他國家的工業革命。
19世紀中期以后,俄國、日本等國也陸續開始了工業革命。19世紀三四十年代,工業革命從西歐擴展到東歐。40年代起,俄國首先從棉紡織業開始采用機器,建立工廠。到80年代末,工廠制度在各主要工業部門占據主導地位,俄國工業革命基本完成。而日本在明治維新后,從8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了早期工業革命的高潮。
3、工業革命擴展的特點
擴展的地區起初主要在西歐和北美。18世紀末19世紀初,西歐國家和美國都已從紡織部門開始了工業革命的進程。18世紀末19世紀初,法國和美國幾乎同時開始工業革命。19世紀早期,德意志開始工業革命。19世紀中期以后,俄國、日本才開始進行工業革命。
各國工業革命受其本國條件影響,發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