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單元 戊戌變法
知
識
梳
理③影響:反映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為資產階級維新變法運動作了理論上準備。⑵康梁等維新變法思想①康有為:主要著作:《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創辦刊物《中外紀聞》思想主張:提出人類進化的過程要經過“據亂世”“升平世”“太平世”三個階段特 點:借用孔子的權威宣傳自己的變法主張,同時又從傳統道德尋找變法理論依據;將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學說和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相結合。②梁啟超:主要著作:《變法通議》思想主張:變法圖強;學習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設議院、實行君主立憲制度);主張改革科舉制度,培養人才,大力發展近代工業。特點:明確提出明權思想,動搖了君主專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③嚴復主要著作:《天演論》思想主張:主張變法;批判封建制度和傳統觀念特點:借用西方進化論思想來闡述維新變法,為維新變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④譚嗣同的《天演論》和陳寶箴創辦時務學堂二、過程⒈宣傳維新變法思想
⑴方式:
①著書立說: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啟超的《變法通議》;譚嗣同的《仁學》;嚴復翻譯《天演淪》
②創辦報刊:康有為的《中外紀聞》;梁啟超的《時務報》;嚴復的《國聞報》
③上書:“公車上書”(標志著使維新思潮發展成愛國救亡的政治活動)
④組織強學會: ⑤創辦學堂:時務學堂(1897年,陳寶箴創辦了時務學堂)⑥講學:康有為在廣州創辦萬木草堂⑵影響:①維新派通過辦報紙、立學會、興學堂等活動,傳播了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起到了啟發民智的作用; ②在各項維新活動的過程中,一批維新派的領袖人物應運而生,如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并由他們組織起了維新運動的主要力量,形成了一定的社會基礎; ③學會、學堂、報紙、著述是宣傳維新思想的主要渠道,為維新運動作了輿論準備。在此基礎上維新變法新局面逐漸形。 ⒉從理論宣傳到政治實踐⑴原因: ⒈⒉⒊⒋⒌⒍⒎⒏⒐⒑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知
識
梳
理
①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②中國人民掀起了反瓜分,反侵略斗爭;
③康有為等維新派人士的積極宣傳變法和活動; ⑵表現:
①康有為《上清帝第六書》 重申了國家面臨的嚴重危機,主張學習日本明治維新,進行全面改革,引起光緒帝的強烈共鳴。
②保國會的成立(1898年春),維新變法的浪潮激蕩全國。③各種改革力量的推動下,維新變法形勢進一步高漲。(具有愛國心的官員加入)⒊百日維新⑴開始變法: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宣布變法。 ⑵主要內容:
類別
頒布新法
改革舊制
政治 方面力行新政;鼓勵官紳士民上書言事精簡機構,裁撤冗員;取消旗人由國家供養的特權,令其自謀生計經濟 方面中央設立礦務鐵路總局、農工商總局,獎勵農工商業的發展;舉辦商會、農會等民間團體;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決算。文化 教育 方面普遍設立中小學堂,京師設立大學堂;設立譯書局,翻譯外國書籍;準許設立報館、學會;獎勵科學著和發明。改革科舉制度,廢除八股軍事 方面精練陸軍,改習洋操;添置船艦,擴建海軍。裁汰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