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 宋明理學教案
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認識和把握“理”,陸王心學提出,求“理”就是進行內心的反省,克服私
欲,回復良知就能成為圣賢。
三、宋明理學的影響
1、消極:用三綱五常維系封建專制制度,壓抑、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儒學士大夫積極維護封
建統治秩序,還致力于社會道德教化工作)
2、積極:塑造中華民族性格特征;重視主觀意志力量;注重氣節、道德;講求以理統情、自我節
制、發奮立志;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凸顯人性的莊嚴。
(三)鞏固小結:孔子貴仁,孟子貴義,儒家重倫理,講信修睦,通儀禮。程朱理學直承孔孟而
又繼續發展,使之從傳統啟蒙思想上升為中國傳統哲學。這種傳統的中國哲學,是中國人對宇宙
現象與人的生存原則的一種領悟和把握,并把這種領悟和把握的基本精神貫徹于實際踐履之中。
孔孟儒學乃中華傳統文化的淵源和啟蒙,至程朱理學才使中國哲學形成世界觀與方法論的哲學體
系。程朱理學是中國哲學史上的里程碑。
反思:本課內容較難理解,儒學思想在宋明時期逐漸發展到一種極致,并于日后為統治者借鑒,
成為統治人民、禁錮百姓的思想武器。我們常說的“三綱”、“五常”,《四書》、《五經》都
是在這個時候為人們熟知。通過本課的講述,學生心里僅僅知道了理學當中一些最基本、最簡單
的觀點,但這還遠遠不夠。縱覽必修三思想文化歷程,其中每一個時期的思想內容都豐富多彩,
博大精深,即便是在思想專制時期。僅僅學習一些皮毛,不但不容易分析出該思產生的社會影響
,而且容易使思想家形象標簽化,無法全方位、立體地認識一個人。如晚明思想家李贄的故居就
在我們學校旁邊,古今中外多少學者專門從鄧小平理論: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
建設社會主義;③“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三民主義解決的問
題:在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統治后,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2)三者共同點: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是
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關系。
(3)作用:①毛澤東思想:指導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進行社會
主義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巨大成就。②鄧小平理論:社會主義現代化
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③“三個代表”重要思
想:對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