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 太平天國運動 教案
——摘自《天朝田畝制度》
[設問](1)《天朝田畝制度》是在怎樣的背景下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規定的土地分配原則和方法、產品分配原則和方法各是什么?
(2)反映了哪些人在土地問題上的什么要求?
(3)這項制度要達到的目的是什么?你認為這一愿望能實現嗎?為什么?
[討論交流、教師明確]農民階級不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是小生產者。在小農經濟的基礎上廢除私有制,實行絕對平均分配的圣庫制度,這違背了社會發展規律,超越了小生產者的本性,無法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只能是一種空想。所以,歸納起來,我們說《天朝田畝制度》既有鮮明的反封建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這就是我們評價歷史事物的方法──一分為二的辯證法。 三、天國悲劇1、天京變亂[課件展示] 天京變亂的過程以及結果[提問]閱讀材料思考:天京變亂是歷史的偶然還是必然?材料一:秀全僻處深宮,從不出戶,人罕識其面。他自知智慧不及楊秀清,一切軍務皆委之,任其裁決。秀清自恃功高,朝見立而不跪,每詐稱天父下凡附體,令秀全跪其前,甚至數其罪而杖責之,造言既畢,其為君臣如初。
──張德堅《賊情匯纂》
材料二:東王權太重,要逼天王封其萬歲。那時權柄皆在東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逼天王親到東王府封其萬歲。 ——《李秀成自述》[討論交流、教師明確]是歷史的必然:領導者被勝利沖昏頭腦,革命進取心逐漸減退;封建特權思想膨脹,相互猜忌和爭權奪利。而根本原因在于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課件展示]天王府的模型和天王寶座,了解太平天國運動后期,領導者的奢侈和腐敗。
2、《資政新篇》的頒布
[設問]《資政新篇》內容包括那些方面?
[歸納](1)政治:提倡建立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
(2)經濟:發展資本主義經濟
(3)文教:學習近代教育和先進技術
[設問]《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在經濟發展方面有什么異同?
[學生討論完成表格]
文獻
不同點(經濟)
相同點《天朝田畝制度》1、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2、實質是消滅私有制3、違背歷史發展規律1、都體現發封建2、都脫離實際無法調動積極性3、未能實現《資政新篇》1、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2、實質是建立資本主義私有制3、符合歷史發展方向
[設問]《資政新篇》最大的特點是什么?為何會有此特點?為什么《資政新篇》沒有真正實行?
[教師明確]
評價:進步性-----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國人向西方尋求真理和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近切愿望。
局限性----空想性《資政新篇》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據自己在香港學習接觸到的西方文化及其所了解的情況寫成的,它的出現體現了時代的特點,卻不是農民意識的產物,也不是太平天國革命戰爭的產物,它未能反映農民迫切的土地要求,農民沒有實施它的熱情,因此它的實施缺乏相應的社會基礎和實施條件(經濟發展,新的階級出現)。加之當時一直處于戰爭環境,因而〈資政新篇〉也未能真正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