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 太平天國運動 教案
3、天京淪陷
[課件展示]破江北大營——三河鎮大捷——破江南大營——上海之戰——安慶失守——田徑淪陷
[提問]結合材料思考,太平天國運動為何失敗?
材料一:“楚國聲里霸圖空,血染胡天爛漫紅。煮豆燃萁誰管得,莫將成敗論英雄。”——柳亞子《題太平天國戰史》
材料二:“太平天國禁止了鴉片,卻采用了宗教;不建立民國而建立天國……”
——李大釗
[教師明確]
(1)客觀方面:中外反動勢力勾結,聯合絞殺。
(2)主觀方面(農民階級局限性)
①農民是小生產者,沒有科學理論的指導。提不出切合實際的革命綱領,廣大將士革命目標不明確。②沒有徹底戰勝封建思想的武器,定都天京后,領導特權思想膨脹,貪圖享樂,斷送了革命前程。③戰略失誤:偏師北伐,孤軍深入等。
[設問]太平天國運動有何歷史影響?
[討論交流、教師明確]太平天國運動是一場農民階級反封建的戰爭,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封建統治。除了擔負起反封建的任務,農民還擔負了反侵略的任務,這個任務,農民階級雖然不可能徹底完成,但是由于農民階級開展了大規模的武裝斗爭,確實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想把中國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圖。
局限性----農民階級作為小生產的代表,缺乏科學理論武器的指導,承擔不起領導中國民主革命的重任。
【課件展示】
a、中國幾千年來農民戰爭的最高峰
b、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
c、是中國人向西方學習資本主義的最早探索
d、對后來民主革命有重大影響[探究]同中國古代農民群眾的反抗斗爭相比,太平天國運動有何特點?為什么會有這些特點?
① 起義背景新,當時的中國正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起義形式新,創立拜上帝教,利用外來基督教思想進行起義;③治國方案新,提出了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資政新篇》;④擔負任務新,在反清政府封建統治的同時還要反對外國的侵略;⑤失敗原因新,在中外的反動勢力聯合中被絞殺;⑥所屬范疇新,屬于舊民主主義革命。
(三)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在中國社會危機加劇的背景下,當時先進階級還未形成一股獨立的政治力量時,占全國人口80%的農民階級勇于承擔反封建的歷史使命,充分體現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沒有人民群眾的創造,就不會有歷史的發展和進步。洪秀全順應農民革命潮流,受基督教派的影響,創立拜上帝會、組織起義、建立政權。它頒布革命綱領,反映了農民的愿望,但它違背了社會發展規律,只是一種空想。而《資政新篇》則是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尋求真理的智慧結晶。可以說,太平天國運動是對實現空想社會的一次不成功的嘗試。
(四)布置作業、鞏固練習:學生自主完成同步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