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學
3、理學的影響
理學是宋明時期的儒學主流,對我國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會教化等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
(1)積極:理學重視 力量,注重氣節、品德,講求以理統情 、自我節制、發奮立志,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又凸顯人性的莊嚴。
(2)消極:宋明理學用 和名分等級的永恒性,用以維系專制統治,壓抑、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產生了消極影響。
【知識拓展】
問題1 宋明時期儒學的新發展
宋明時期,儒學從佛、道中吸取有益的內容,形成更為理論化、思辨化的新的思想體系。其“新”主要是指在外來佛教文化與本土道教文化的不斷沖擊下,使傳統儒學內部的邏輯結構、價值轉向、道德結構都獲得了新的認識。 新的儒學體系以“理”或“天理”為核心,它的出現更加強化了封建主義的精神壓迫,使人們屈從于封建主義的統治,桎梏人們的創造思維。同時宋明理學又是儒學思想中的精華的發揚光大,理學家們的辯證思維言論,體現出豐富的價值。
問題2 比較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異同點
(1)相同點:都是儒學的表現形式,都繼承了孔孟“仁”、“禮”的思想,都承認“理”的存在;本質相同,都有助于統治者維護專制統治,壓抑、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都重視主觀意志力量,注重氣節、品德,講求以理統情、自我節制、發奮立志,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又凸顯人性的莊嚴,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了積極作用。
(2)不同點:對世界本原認識不同:程朱理學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陸王心學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內在的“心”。認識世界本原的方法不同:程朱理學主張用“格物致知”方法去認識和把握“理”,陸王心學提出“發明本心”以求理。
問題1 對宋明理學的評價及其態度
1.理學是宋明時期的儒學主流,其實質是儒家思想在這一時期的新發展。
(1)可取的一面:①理學重視主觀意志力量,注重氣節、品德,講求以理統情,自我調節、發奮立志,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又凸顯人性的莊嚴,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到了積極作用。②宋明理學具有憂患意識,鼓舞歷代仁人志士胸懷天下,奮發進取,為理想不懈追求。③宋明理學崇尚道德,重義輕利,強調自我約束,可以促進文明的進步。④宋明理學強調身體力行,強調自主自強的精神,對中國文化起了推動和促進作用。⑤宋明理學具有和諧意識,強調人與自然、與家庭、與國家的和諧的意識。
(2)不可取的一面:宋明理學用三綱五常維系專制統治,壓抑、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產生了消極的影響。
①尊卑等級觀念;②重男輕女的觀念;③輕視自然科學的觀念;④輕視個體自由的觀念;⑤重禮輕法的觀念等。
2.對宋明理學應采取的態度:批判、繼承、改造;去粗存精,去偽存真。
。
【課堂訓練】
一、選擇題
1.兩宋時期是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演變的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 )
a.尊道禮佛之風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