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政府的責任:對人民負責
同學們從態度、作風、方法不同角度分析了牛玉儒為我們詮釋的我國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1、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態度。貫徹這一原則,首先體現在態度上,米盧說過:“態度決定一切!”為人民服務首先落實到態度上,無論是孺子牛式的公仆牛玉儒,疾惡如仇、不畏恐嚇,為維護廣大人民利益犧牲自己的任長霞,都是從思想上牢固堅持著為人民服務的世界觀、價值觀,一顆為民的心必將贏得人民的心。那么,這些情境呢,是否也符合為人民服務態度的要求?(出示反面材料)
顯然不是,檢驗政府是否堅持了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關鍵是看其有沒有深入群眾 是否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有沒有損害了人民的利益,以權謀私,搞權錢交易。
當然光有態度行嗎?引出:要把這一態度貫徹到實際工作中去。那在實際工作中應該怎樣做呢?
2、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無論是青藏鐵路的竣工、義務教育的普及,我們的政府都是將為人民服務落實到行動中,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研究解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緊迫問題上。但近年來,某些地方,政府為撈“政績”,比如安徽省阜陽地區地委書記的王懷忠立志把阜陽建成中國第一大市,與“大都市”計劃相匹配的是建“大機場”。因為當時阜陽飛機場只停靠阜陽到合肥的專線小飛機。王認為這有損于阜陽“大都市”的形象,必須擴建成一個國際大機場。機場開工時,每位市民被攤派了數百元的機場建設費。機場共耗資3.2億,由于客源嚴重不足,在勉強營運了1年后,被迫關閉,現在成了野鳥們的樂園。
請你談談對“形象工程”的看法? 在你看來,“民心工程”和“形象工程”的區分標準是什么?
教師點評:從出發點、著力點和最終的結果來看,兩者的區分標準是:1、政府工作是否建立在人民利益的基礎上;2、是否能把工作的著力點真正放在研究、解決人民群眾生產生中的緊迫問題上;3、是否能經得起實踐、群眾和歷史的檢驗。結論:
所以形象工程要不得,作風要真要實,最大的真,最真的實由人民說了算。
3、 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總理在三峽庫區考察)教師點評: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的基本要求是:一方面,政府要通過各種途徑,利用各種群眾組織、社會團體廣泛收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認真對待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認真對待群眾的來信來訪,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另一方面,還要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
師:到現在,我們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三個角度,明確了我國政府必須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我們常說,政府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府工作人員的形象,下面請學生一句話概括自己心目中好官的形象或說說你所熟悉的我們身邊的好官。
師:同學們的發言很精彩,在這里老師真誠希望將來我們有同學成為政府干部,一定要記住我們今天同學的發言,記住做一個“好官”,以對人民負責為己任。
二、求助有門 投訴有道
過渡:正如總理所言:政府的大門是面向人民群眾的,我們的政府,是與我們關系最為密切的國家機關,所以在我們遇到困難,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向其尋求幫助,這不,現在我遇到了這么一件事情,我在寧波的某超市買了一只烤鴨,結果回到家發現是臭的,于是前往超市想討個說法,可是對方不僅不承認是他們所售,即便是也不可能存在質量問題,并且對我態度惡劣。大家給我支支招,我可從哪些方面獲得幫助?一方面,我們可以從單位、社會團體如消協得到幫助,另一方面,也可以求助于政府,向政府求助或投訴。比如向我們的工商、質檢部門反映,(我們寧波這些部門的通訊地址同學們可清楚)不清楚,介紹寧波政府推出的陽關政務信息服務建設工程的窗口和平臺——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