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教授新課:
五 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板書)
(一)意識對客觀事物反作用的基本含義(板書)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用導線圖推導一下意識是如何反作用于客觀事物的。
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是指: 意識總是指揮著人們使用一種物質的東西去作用于另一種物質的東西,從而引起物質具體形態發生變化。這就是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這也是意識能動作用的“突出”體現。
(理解):正確理解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需要明確的是第一:意識對誰起指導作用?人們的實踐;第二,意識只有通過人的實踐才能反作用于客觀事物。總之,實踐是意識反作用于客觀事物的途徑。
(過渡):那么,不同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是怎樣的呢?
(二)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的表現(板書)
教師出示四組視頻或圖片材料:
1、天氣預報使得人類避免了許多人身及財產損失
2、濫伐森林導致沙塵暴以及在沙塵暴肆虐下的北京
3、鄧小平理論指導下,深圳在改革開放前后的變化
4、法lun功殘害生命
(提問):同學們可以發現以上的片斷都是人們的一些意識活動所帶來的對客觀事物的影響,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請同學們通過討論來分析一下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現。
(學生討論)略
(教師小結)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的表現,我們可以分別從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兩方面分析。
(1)意識對自然界的反作用
正確的意識──積極表現,如:天氣預報使得人類避免了許多人身及財產損失
錯誤的意識──消極表現,如:沙塵暴
(2)意識對社會發展的反作用
正確的意識──積極表現,如: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前后深圳的變化
錯誤的意識──消極表現,如:法lun功殘害生命
總之,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意識,能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客觀事物發展。歪曲的意識會把人們的實踐活動引入歧途,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
(提問):不同的意識對客觀事物有不同的作用,正確思想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發展,錯誤的思想意識阻礙事物的發展,所以給我們有什么樣的啟示呢?
(回答)努力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重視人的精神力量
(總結)因此,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既是能動作用的突出表現,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個基本觀點,對于我們認識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三)在方法論上,我們一定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板書)
出示視頻或文字資料:
1、《還珠格格》中的小燕子的口頭禪“士可殺,不可辱”、徐悲鴻“人不能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民間“不爭饅頭爭口氣”
2、“知識并不全是力量”內容參見《優秀教案》p57
(提問)意識即精神在這里起了什么作用?
(回答)精神不是萬能的,但沒有精神是萬萬不能的,我們要重視調動人們的精神力量。(同學們還可以繼續舉出類似的事例。)
(1)重視調動人的精神力量(板書)
(過渡):那么我們在從社會的發展來看看,重溫一下令人激動的一幕幕:
教師播放視頻及圖片資料:
1、申奧成功
2、XX年中國男足沖入世界杯
3、神州飛船成功飛行
4、“非典”戰役的勝利
(提問):中國在一步步的走向輝煌,之所以在短時間有如此巨大的進步,除了我們遵循客觀規律,從中國的國情實際出發的前提下,更離不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