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新的源泉和作用
a.文化創新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b.文化創新的作用巨大
c.文化創新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d.文化創新的主體是人民群眾
12.XX年4月5日《人民日報》載文指出,一種文化的發展過程,其本質就是應答歷史挑戰的過程。凡是對新挑戰作出創新應答,創新文化活躍的國家,才能興旺發達,以至后來居上;凡是創新文化乏力、囿于固有經驗和傳統思維的國家,就難以持續繁榮和長遠發展。這告訴我們
a.必須在經濟繁榮的基礎上創新文化
b.有了文化的創新就能興旺發達
c.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進行文化創新
d.創新是人類本質的最高表現
13.文化創新,就是要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調動和激發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這說明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是
a.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b.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c.創造出有特點的文化d.抵制民族虛無主義
二、非選擇題
14.原始人在勞動過程中,由于筋力的張弛和工具運用的配合,自然地發出勞動的呼聲。這種呼聲具有一定的高低和間歇,在一定時間內,或者重復而有變化,或者變化而有規律,這樣就產生了節奏。這種簡單的節奏就是音樂、舞蹈的節拍和詩歌韻律的起源。從現實生活來看,水手搖櫓和拉纖,建筑工人打夯,碼頭工人搬運,都可以聽到集體的、個人的或彼此互相唱和的歌聲,音調和諧而有節奏。
結合生活中類似的現象,說明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
15.辨析題
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應充分發揮我國文化工作者的主體作用。
16.巴爾扎克是法國杰出的現實主義批判大師,他的箴言是:“觀察一切,牢記一切!卑蜖栐艘簧,除了幾次短暫的旅行,始終沒有離開巴黎。他觀察巴黎、研究巴黎,直到最小的細節。他的足跡遍布大街小巷,身上總是帶著地圖和筆記本,隨時記錄有關情況。他參觀考察、訪問交談,有時甚至詢問過路行人,收集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巴爾扎克一生著作頗豐,《人間喜劇》被譽為當時社會的“百科全書”。從上述材料中,你認為巴爾扎克能夠取得偉大藝術成就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什么?
參考答案:
1—5:bcbbb2—10:daaba11—15:bcb
14.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人類在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實踐中,創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離開社會實踐,文化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
15.(1)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創作的專業人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當代中國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職責。文化要創新,就必須重視發展文化工作者的積極作用。
(2)①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文化創新如果離開了社會實踐,文化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人們也不可能從事任何有價值的文化創造。②人民群眾從來就是社會實踐的主體,也是文化創造的主體。文化工作者只有充分認識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意義,理解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從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吸取營養,刻苦鉆研,銳意創新,才能創造出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3)可見,辨題重視文化工作者的重要作用,有合理的一面,但認為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創造的主體,則是不正確的。
16.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和發展的源泉,離開了社會實踐,文化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社會實踐又是文化創新的巨大動力,實踐的需要不斷推動文化的發展。巴爾扎克能夠取得偉大藝術成就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重視實踐,深入社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