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
【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
識記:實現人生價值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所包含的內容;
理解: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在人生價值的實現中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道理,懂得個人素質包含幾個方面;
能力方面
提高閱讀能力和理解:通過閱讀課文,根據自己熟悉的事例,說明在人生價值的實現中為什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覺悟方面
一方面能正確對待社會現實,另一方面要珍惜生命,創造條件努力實現人生價值;
教學重點
實現人生價值的主觀條件。
教學難點
實現人生價值的主客觀條件。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復習提問)人生價值體現在幾個方面?人生的真正價值是什么?
生:人生價值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個人對社會的貢獻,二是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即貢獻和索取。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
師:在座的各位同學打算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呢?我們實現人生價值是否需要一定的條件?這是這節課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第二節 人生價值的實現
一、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
師:當同學們高中畢業后,一部分可能會直接參加工作,一部分同學可能會選擇讀大學繼續深造,但我們早晚有一天要步入社會,在社會中實現自己的價值,請問大家到那時你還愿意回到家鄉陜壩嗎?
生:愿意。這是生我養我的故鄉,當我學有所成的話,我愿意建設家鄉使它變得更美。
生:不愿意。因為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在更大的城市發展會有很大的空間和機會。那里的經濟發達,技術先進,更有利于我發揮聰明才智。
師:同學們不愿意回來的心情可以理解,以前中國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中國政府曾派出數十萬的留學生到國外學習,希望他們回來后帶來先進技術再建設自己的祖國,可惜他們學業完成后回國人數連一半都不到,為什么?
就因為當時中國生產力水平比較低,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水平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回來只有簡單的手工作坊,他們認為自己的先進技術在那樣的環境下無用武之地。但如今,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科技文化也相應提高,生產力水平進一步發展,我們看到不僅我國的留學生愿意回來,而且還吸引了大量外國留學生來我國學習、工作。
這說明實現人生價值要以一定社會的生產力為基礎。同時,生產力發展的水平、程度也制約著人生價值的實現。例如,蒸汽作為一種動力,人們早就知道了。但是,由于社會生產沒有發展到需要應用蒸汽作為動力的工業,人們的設想便沒有得到應用和推廣。到了17世紀末18世紀初,生產力水平發展到了資本主義大工業興起的時代,礦井排水和紡織業的工具機,都迫切需要動力,才導致了瓦特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同時也使瓦特的人生理想轉變成了現實的生產力,人生價值得到了實現。
人所特有的勞動創造力是人生價值的源泉。但是,人的創造力的形成和培養依賴一定的社會條件,人的創造力的利用和發揮也需要一定的社會條件。所以,人生價值的實現要有一定的條件。這個條件包括一定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生存條件和環境條件。
1.需要社會提供一定的客觀條件 (板書)
要以一定的生產力為基礎
要有一定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條件
思考:我們應如何認識我國現階段實現人生價值的客觀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