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教案
第十課 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一、本課設計意圖
(一) 教育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 識記
〇辯證否定觀的內涵。
〇辯證法的本質。
〇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
(2) 理解
〇辯證否定是自我否定。
〇辯證的否定觀與書本知識和權威思想的關系。
〇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與創新意識的關系。
〇創新與社會進步的關系。
(3) 運用
〇分析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〇深刻理解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分析為什么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同創新意識息息相關。
〇列舉實例,運用相關原理,說明創新推動了社會進步,創新推動了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的變革,創新推動了人類思維和文化的進步與發展。
2.能力目標
(1) 學會用辯證否定的觀點看問題,初步形成用辯證否定觀分析和認識事物的能力。辯證的否定觀并不是否定一切,拋棄一切,扔掉書本(相反,學習書本知識是中學生目前首先應當做好的事情),蔑視權威,而是既克服又保留,既要尊重書本知識,尊重權威,又要敢于懷疑,大膽質疑,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見解。
(2) 通過學習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使學生初步形成批判性思維,初步具有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逐步培養和形成自己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能力。
(3) 培養學生破除落后的思想意識,積極參加創新實踐,勇于突破陳規舊俗,注重研究新情況,敢于提出新問題,大膽尋找新思路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 使學生堅信創新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要求,創新意識的哲學基礎是唯物辯證法的否定觀和唯物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2) 使學生牢固樹立創新意識,樹立“創造偉大”的觀念。對于一個社會來說,創新是
200
民族進步的靈魂,是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取得成功的關鍵;對于一個人來說,創新意味著個人的新思路、新見解、新觀念、新境界,創新實現了個人的不斷進步。
(二) 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內容目標:列舉多方面的創新表現和成果,辯證地說明批判性思維在創新過程中的作用,闡釋解放思想的重要意義。
提示與建議:生活中有許多實例表明迷信權威的危害和獨立思考的價值。收集以批判性思維獲得創新成果的事例。討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辯證關系,及其對開拓創新的意義。
二、教學內容分析
(二)教學提綱
框題一:樹立創新意識是唯物辯證法的要求
1.辯證否定觀與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