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發展教案
〇探究活動三
北京菊兒胡同建筑樓的設計,既不是單純地回到古代建筑,也不是完全純現代時尚的建筑藝術,而是古代建筑藝術和現代建筑風格的完美結合。教師可以結合這一案例引導學生探討對待傳統建筑應有的態度。
〇探究活動四
可以結合大同思想的形成、發展歷史及其深遠影響,引導學生認識傳統思想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會傳統思想的重要作用。
〇探究活動五
建議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可以按不同觀點分成兩個小組,準備各自選題的相關材料;確定主要辯論人員和重要的辯論觀點和材料;在課堂上進行辯論,形成正確的觀點。
第二課時 文化在繼承中發展
1.基本流程圖示
65
2.典型案例導入
古代寓言《愚公移山》新編
通過將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愚公移山》進行新的創編過程,幫助學生認識文化繼承不能原封不動地接受,而是繼承與發展的有機統一。可以先提出“愚公移山新傳”創編原則,讓學生搜集信息,研究故事新編的創作思路。建議學生分成小組進行故事新編設計,并且分組創編“愚公移山”新傳。然后在全班交流故事新編,請創作人員介紹創作體會和認識,同時觀眾現場提問、現場評述。最后由師生共同總結“愚公移山”新傳的創編體會以及對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的認識。
傳統的愚公移山寓言歌頌的是愚公及其子子孫孫不畏艱難,挖山不止的執著精神。故事新編要求學生把古代的愚公精神和現代社會生活中的現實情況進行結合,例如,除了挖山不止,是否可以增加在挖山開路的同時開采礦石、興辦旅游景點等。
設計故事新編的案例導人活動,重點是提供新思路,推出體現時代精神的新文化。采用愚公移山故事新編的教學活動,體現“推陳出新,革故鼎新”,目的是讓學生正確對待傳統文化,既不能原封不動地全面照搬傳統文化,也不能全盤否定傳統文化。
3.形成新的理念
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
我們提倡文化繼承,但不是原封不動地承襲傳統。繼承與發展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一方面我們要繼承優秀文化傳統,另一方面我們要不斷地推陳出新,革故鼎新。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應該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他們體會傳統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影響和作用。
4.師生共同探究
〇探究活動一
實事求是,語出《漢書•河間獻王傳》:“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從民得善書,必為好寫與之,留其真。”顏師古注“實事求是”四字,謂“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對實事求是作了馬克思主義的解釋:“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從中可以看出,對待傳統文化,要創造性地加以繼承、發展。
〇探究活動二
任何事物都存在著矛盾的兩個方面,既不能全盤肯定,也不能全盤否定。對待我國古代的教育思想,應該是既有批判,又有繼承,做到批判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