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哲學》知識要點
③ 要知道哲學的物質概念與自然科學物質概念的關系:自然科學中講的物質是指有形的實體,是物質的具體形態,而哲學上講的物質概念則囊括了整個世界的萬事萬物,反映的是自然界和社會各種物質具體形態的共同唯一特征。兩者不能等同。
④ 要劃清舊唯物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在對物質含義上的界限。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認為物質由實物構成,近代機械唯物主義則將物質同原子等自然科學物質具體形態等同起來。
⑤ 把握世界統一于物質。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世界上各種事物和現象有一個統一的本原,這個本原是物質而不是精神,并不是說世界上只有物質的東西,沒有精神的東西。
5、世界是物質的
(1) 自然界是物質的。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規律形成和發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發展史,他們都是統一的物質世界的組成部分。
(2)人類社會是物質的。
⑴從產生來看、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⑵從存在看,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構成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環境、人口因素、生產方式。這三者都是客觀的物質的要素。這些要素的客觀性,集中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3)人的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它是在勞動中伴隨著人和人類社會一起產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
☆為什么說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物質性?
(1)自然界是物質的;
(2)人類社會的產生、存在、發展及其構成要素,具有客觀的物質性;
(3)人的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它是在勞動中伴隨著人和人類社會一起產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
6、世界的物質性原理:
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物質性。這一原理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主觀符合客觀。
二、如何理解哲學的運動概念、物質與運動的關系、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統一?
1、運動及運動的基本形式
運動是指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的變化和過程。
運動按從低級到高級的形式排列有:機械運動、物理運動、化學運動、生命運動和社會運動五種運動形式
2、物質和運動的關系
(1)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脫離運動的物質。
(2)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主體、載體)。脫離物質的運動是根本不存在的。
可見,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的。離開物質談運動,是唯心主義的觀點;離開運動談物質,是形而上學的觀點。
要求:既要堅持辯證法的運動觀,反對形而上學的靜止觀;又要堅持唯物主義的運動觀,反對唯心主義的運動觀。
3、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關系
(1)區別:① 含義不同。運動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現象的變化和過程;靜止是指事物在它發展的一定階段和一定時期,其根本性質沒有發生變化;或物體相對于某一參照物來說沒有發生某種運動,物體在一定條件和范圍內沒有進行某種特殊的運動。
② 特點不同。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永恒的;靜止是相對的、有條件的、暫時的。
(2)聯系:靜止是一種不顯著的運動,是運動的特殊狀態,絕對運動中包含相對靜止,相對靜止中包含著絕對運動;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