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 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二)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
1.系統:是由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
2.系統的基本特征:整體性、有序性、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3.系統優化的方法:第一,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第二,要注意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第三,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4.系統優化方法的要求: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
例題: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要跨出傳統的就農業論農業、就農村論農村的局限,站在國民經濟發展的全局角度,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是現階段解決“三農”問題的基本立場和思維方法。這一基本立場和思維方法體現的唯物辯證法道理是( )
a.要注意系統內部機構的優化
b.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
c.要堅持主觀和客觀的統一
d.要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
解析:材料強調的是整體的重要性,要求站在國民經濟發展的全局角度,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a、c、d三個選項不符合題意。正確答案為b。
三、學習自評
(一)單項選擇題
1.“油荒”緊牽“電荒”神經,“電荒”凸顯“煤荒”窘境……持續難解的能源短缺,限制了眾多高耗能企業的發展。觀察家認為,煤電矛盾反映出整個國民經濟全局性的問題。解決矛盾最根本的方法有賴于國民經濟局部過熱的降溫,當然還有煤電價格的聯動等。材料表明( )
①事物是普遍聯系的②整體和部分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③應當樹立全局觀念
④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會影響到部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規劃中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目標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這一目標體現了( )
①用聯系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②從整體入手,尋求最佳目標③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④部分決定整體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正式啟動,整個工程分別為航天員、飛船應用、載人飛船、運載火箭、發射場、著陸場、航天測控與通信等七大系統。圍繞七大系統,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六號,全國有3 000多家單位、數萬名科技工作者參與了該項工程,共同鑄起中華“神舟”。這一事實從哲學角度給我們的啟示是( )
①團結起來力量大②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具有重要意義③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要運用綜合思維的方式④部分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4.近幾年來,我國把經濟結構的調整作為改革和發展的主線,不斷依靠科技進步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期促進國民經濟整體結構的合理發展。材料體現的哲學原理是( )
①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②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取向③要統籌考慮,優化組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④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5.成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給我們的啟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