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課 實現人生價值
所以哲學上的價值就應是主體需要與事物屬性之間的特定關系,即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哲學上的價值與具體領域事物的價值是一般與個別的關系。
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東西具有不同的價值。糧食、水果等食物具有滿足人們營養需要的屬性;衣物、房屋等具有滿足人們穿、住需要的屬性;書籍、藝術等具有滿足人們精神需要的屬性?梢,事物各有自己的價值。而這些具體的價值又可以概括為幾個領域,即經濟價值、道德價值、審美價值等,這是具體事物、具體領域的價值。而哲學世界觀領域的價值,是在具體價值的基礎上概括和抽象出來的,它比具體領域事物的價值更廣泛、更抽象。這些具體領域的事物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這些領域的事物的屬性能夠滿足人的需要,這一點是共同點。
(2)價值是一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
這里的“事物”,既包括物質現象,也包括精神現象。如衣服、糧食、房子、車輛等物質產品能夠滿足人們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音樂、電影、圖書等精神產品能夠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需要,它們具有各自的屬性。它們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就是哲學上的價值。
◇課堂練習:西紅柿生長在野外,沒有與人發生關系時,并不具有價值,后來人們逐漸發現了它能觀賞和食用,它才具有價值。這說明( )
①價值是主體需要與事物屬性之問的特定關系 ②只要客觀事物的屬性存在,就有其價值③主體需要與客觀事物的屬性是構成價值的兩個不可缺少的方面④價值是一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價值是指主體需要與事物屬性之間的一種特定關系,即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因此②說法是錯誤的,應排除,所以答案選c。
2.人的價值
這是本課的一個重點。把握該知識點可分為兩個層次:
(1)人的價值就在于創造價值,就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奉獻,即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自己所屬的社會、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這是人的真正價值所在。因為人生活在社會中,總是需要依靠別人創造的財富來滿足自己的各種需要,因此,每個人理當用自己的勞動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回報社會,滿足他人。
(2)人的價值的另一個方面在于人通過自己的活動,付出了心血和勞動,滿足社會和他人需要的同時,自己也獲得相應的勞動報酬,得到社會對自己價值的承認,從而實現對自我的滿足。
※文科班補充:人的存在具有雙重性,一方面作為社會的人,可以以自己的活動滿足社會和他人的需要;另一方面,作為個體的人,又要從社會和他人那里得到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東西。人的存在的雙重性決定了人的價值的兩個方面,一方面就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另一方面是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當然,人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
◇課堂練習:個人對社會的價值首先取決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動對增進人類利益有多大作用。”這一論斷表明( )
a.人的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 b.對社會的貢獻越多,人生價值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