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與國際組織常識》第四單元專題學案
6.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是怎樣的?
①從法律上說,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權力機關,在國家政權機關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處于從屬、被領導地位。
②從組織上說,其他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所以,人民代表大會是其他國家機關的直接源泉,其他國家機關只能根據它的意志和制定的法律、法規,進行具體的行政管理和執法活動。
③從工作上說,其他國家機關對人大負責。每年定期向人大報告工作。
④從行為上說,人大對其他國家機關的行為進行全面監督。這種監督包括: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決議、決定的執行情況,領導人是否恪盡職守,是否有違法、濫用職權和失職的行為。
⑤人大和其他國家機關之間存在著制約的因素。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獨立行使檢察權,它們都不受國家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7.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三權分立制度的本質區別是什么?
①經濟基礎不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公有制;三權分立制度:私有制);
②行政權力主體不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全國人民;三權分立制度:資產階級);
③活動原則不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民主集中制;三權分立制度:分權制衡)。
8.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西方議會制有何區別與聯系?
①二者都是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從形式上看,都是由定期選舉產生的代表或議員組成,都是屬于一種間接民主,即代議民主制。
②二者又有著本質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③二者的經濟基礎不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之上,為維護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服務。議會制則建立在資本主義私有制基礎之上,是維護資產階級私有財產的工具。
④行使權力的主體不同。人民代表大會是通過選舉產生的代表組成的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利益,受人民監督,對人民負責,人民代表大會的權力主體是人民。西方議會制是協調資產階級內部利益關系的場所。議員由競選產生,競選則以金錢為后盾。議員不對選民負責,不受選民監督,選民無權撤換議員,議員都是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
⑤二者的權力和活動原則不同。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是立法機關,同時有權組織行政、審判、檢察機關,這些機關受它監督,對它負責。人民代表大會除了受人民監督、對人民負責外,不受任何國家機關的制約。所以,人民代表大會處于全權性的地位,集中統一行使國家權力。西方議會制一般是按照三權分立的原則組織起來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種權力互相制約、彼此平衡,以便協調和平衡資產階級內部各集團的利益,維護資產階級的整體利益。
9.黨的權力不同于國家政權
(1)兩種權力的來源不一樣。國家政權是由全體人民直接或間接選舉產生的,國家權力源于全體人民的授予;而我們的黨是由中國工人階級、中國人民和中華各民族的先進分子自愿結合組成的政治組織,黨的權力源于全體黨員的授予。
(2)兩種權力的大小不一樣。國家權力的行使,體現全國人民包括黨員在內的意志;黨的權力的行使,體現的是全體黨員的意志。當然,黨是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是黨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但是,黨的這種代表人民利益的活動,必須在國家法律的范圍內進行。黨對國家的領導,也要服從人民的意志,受人民意志的約束,因此,首先要尊重國家權力。
(3)黨行使權力、發揮作用的目的,是支持和保障人民擁有當家作主的權利,除此之外,黨沒有自身的權力目的。而國家權力是要由人民來行使的,這個目的也就構成了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