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農業
農耕區畜牧業:飼養業,在畜產品生產中占主要地位,是城鄉人民食用,肉奶禽蛋的主要來源。
(3)水產業
有利條件:大陸邊緣有廣闊的海域(大陸架寬廣、寒暖流交匯)、河湖水域面積廣。
生產情況:總體海水產品產量大,捕撈海產品產量大,養殖淡水產品產量大。
東南部水產業發達的因素:水域面積大,人口稠密,城市多,交通便利,水產捕撈加工技術高,居民有廣泛的食魚愛好,水產品產值較高,消費市場大。
4,農業的發展
(1)成就
糧食、棉花、肉類、花生、油菜籽、水果世界第一
農業生產條件、裝備、機械化水平提高
(2)積極調整農業結構
結構現狀:種植業占據主導地位,畜牧業占比重低,林業、漁業比重很小。
結構調整原因:畜、林、水產品在國際國內市場上經濟效益高,畜、牧業生產利用生態環境的優化。
調整方向:穩定糧食,積極發展經濟作物,大力發展畜牧業、林業和水產業。
(3)科技興農
(4)走農業產業化之路
大部分地區的個體經營方式,生產規模小、過程簡單,缺少市場聯系渠道,不適應農業生產專業化、規模化、市場化的發展趨勢,成為制約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農業產業經營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完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鼓勵、支持農產品、加工和銷售等企業帶動個體農戶進入市場,把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聯系起來進行一體化經營,發展“訂單”農業,真正改善農村生產、生活和市場條件。
(5)農業發展前景
農業發展方針:“確保糧食供求基本平衡”“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
前景:拓寬市場渠道、提高農民收入;引導鄉鎮企業健康發展,加快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加強農業生態環境的建設。
[能力訓練]
1.我國以擅長種水稻著稱的少數民族是 ( )
a.赫哲族 b.哈薩克族 c.朝鮮族 d.達翰爾族
2.下列地區中,農作物為一年一熟的是 ( )
a.松嫩平原 b.中國臺灣西部平原 c.成都平原 d.江漢平原
3.我國北方地區出產的水果主要有 ( )
a.蘋果、梨 b.柑桔、桃 c.哈蜜瓜、荔枝 d.菠蘿、葡萄
4.關于我國森林資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樹種豐富 b.覆蓋率高,木材蓄積量多
c.分布不均 d.東北林區是全國最大的林區
5.我國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為基本國策,主要原因是 ( )
a.土地資源分布不均 b.土地資源不可再生
c.土地資源多種多樣 d.人口多,耕地少
6.中國臺灣產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