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通用技術:技術與設計1教案
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技術日益成為我們生活中幾乎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無所不在的客觀存在,成為引起社會變化和應對社會變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技術素養是當代青少年的基本素養。
通用技術在本課程中是指信息技術之外的、較為寬泛的、體現基礎性和通用性并與專業技術相區別的技術,是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對廣大同學的發展具有廣泛遷移價值的技術。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立足實踐、注重創新、高度綜合、科學與人文融合的課程。它的學習過程是同學們主動建構知識、不斷拓展能力、形成良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過程,是一個富有生機、充滿探究、方式多元的活動過程。
相信通用技術的學習一定會成為同學們豆蔻年華中夯實基礎、挑戰自我、享受創造與發展樂趣的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第一章 走進技術世界
從人類遠祖掌握鉆木取火的技術開始,人類歷史便掀開了文明的序幕。技術,不僅保護人、解放人、發展人,滿足人類的需求,而且推動社會的發展,促進文明的進步。技術 的迅猛發展更為人類的未來生活描繪了神奇燦爛的圖景。走進技術世界,即走入了一個全新的異彩紛呈的生活世界。
一、技術 的價值
學習目標
理解技術的產生與人類需要之間的關系;理解技術對個人的生活、經濟、社會和環境等方面的影響 ,能對典型案例進行分析。
1、技術與人
從人類磨制石器、鉆木取火開始,技術就為滿足人類需要而開始了它的歷史旅程。人類在生活中,需要著衣以遮身御寒,于是有了紡織、印染、縫 制技術的產生;需要進食以補充能量,于是有了食品烹飪加工技術以及農作物栽培、家畜飼養技術的產生;需要住所以避風擋雨、抵御外來侵害,于是有了建筑技術的產生;需要出行以認識更廣闊的世界,于是有了車船制造技術的產生;需要交往以保持與別人的聯系,于是有了通信郵電技術的產生------
案例分析
從火到燈——人類走向文明的歷程
燈火象征著光明、希望和威力。從普羅米修斯盜火拯救人類,到阿拉丁神燈實現人的愿望,再到寶蓮燈賦予人以力量,這些神話充分說明了燈火在人們心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遠古時代,人類在夜間依靠星星和月亮投射而來的微弱的光亮照明。170萬年前,人類才發現雷擊或火山爆發所產生 的天然火可以照明,并學會將其引入洞穴、保存火種。直到人類掌握了以石擊石、鉆木取火的人工取火技術之后,人類歷史才真正進入了人工照明的時代,人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活動時間得以延長。
為了滿足照明方面不斷發展的需求,人類逐漸有意識地采用各種方法和手段發明和改進了燈具。火把是燈的雛形,但是其照明不夠持久和方便。舊石器時代,人 類在煮食動物時發現動物油脂易燃,于是學會將動物油脂盛在空心石頭或海螺里點燃,這樣就有了最原始的燈。后來發現松脂比動物油脂更清潔,于是植物油燈日益取代了動物油脂燈。人類學會以植物油為原料制成蠟燭以后,蠟燭的應用得到推廣。采礦技術和化工技術的發展使煤油燈、煤氣燈得以問世。
19世紀以來,人類獲取人造光的途徑和手段更加豐富,同時對照明也有 了新的需求,希望人造光能夠更亮、更省、更清潔、更高效、更安全,技術的發展則很好地實現了這些要求。18xx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明電弧光燈,人類進行 了利用電照明時代。19xx年,愛迪生以鎢絲為燈絲發明了家用電燈泡。以后,白熾燈、日光燈、節能燈以及當代利用高科技發明的各種高科技燈如雨后春筍般登上照明的舞臺,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