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文學作品類
3.賞析本文第五自然段畫線的文字。
答:
答案 采用比喻、排比等方法,將靜態(tài)畫面賦予動態(tài)美,表現(xiàn)了對生命的張揚和對自由的渴望。
解析 所謂“賞析”,就是要分析該語段運用了怎樣的表現(xiàn)手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應遵循此路來解答問題。
4.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兩項是 ( )
a.文章開篇寫大地的蒼涼貧瘠、宕泉河的干涸,是為了表明敦煌已成歷史,曾經(jīng)有過的文明已消逝。
b.文中寫到漫漫黃沙下,掩藏著自由的靈魂,高揚飄逸,酣暢淋漓,輝煌壯麗,這是對生命的贊美。
c.文中第六自然段“一股泉流般的樂音從馬蹄下升起,把你和馬一起浸入其中”采用的是比擬和借代的修辭手法。
d.文中對美麗女菩薩生動而細膩的描寫,表現(xiàn)了凡人的思想和情感。
e.文中寫“沉默千年的沙石”,是用以靜襯動的手法,更好地體現(xiàn)鳴沙山的鳴響。
答案 bd
解析 a項“曾經(jīng)有過的文明已消逝”說法錯誤,作者在敦煌所見繪畫、經(jīng)書等都說明了這一點;c項“一
股泉流般的樂音從馬蹄下升起,把你和馬一起浸入其中”是比喻,將樂音比喻為泉流,故有人、馬“浸入其
中”之說;e項“沉默千年的沙石”是指其千年未變,在靜靜等待,而不是為了體現(xiàn)“鳴沙山的鳴響”。
五、(08安徽)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我與地壇①(節(jié)選)
史鐵生
要是有些事我沒說,地壇,你別以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沒忘,但是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說,也不能想,卻又不能忘。它們不能變成語言,它們無法變成語言,一旦變成語言就不再是它們了。它們是一片朦朧的溫馨與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與絕望,它們的領(lǐng)地只有兩處:心與墳墓。比如說郵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僅僅是為了收藏。
如今我搖著車在這園子里慢慢走,常常有一種感覺,覺得我一個人跑出來已經(jīng)玩得太久了。有一天我整理我的舊相冊,看見一張十幾年前我在這園子里照的照片——那個年輕人坐在輪椅上,背后是一棵老柏樹,再遠處就是那座古祭壇。我便到園子里去找那棵樹。我按著照片上的背景找很快就找到了它,按著照片上它枝干的形狀找,肯定那就是它。但是它已經(jīng)死了,而且在它身上纏繞著一條碗口粗的藤蘿。有一天我在這園子里碰見一個老太太,她說:“喲,你還在這兒哪?”她問我:“你母親還好嗎?”“您是誰?”“你不記得我,我可記得你。有一回你母親來這兒找你,她問我您看沒看見一個搖輪椅的孩子?……”我忽然覺得,我一個人跑到這世界上來玩真是玩得太久了。有一天夜晚,我獨自坐在祭壇邊的路燈下看書,忽然從那漆黑的祭壇里傳出一陣陣嗩吶聲;四周都是參天古樹,方形祭壇占地幾百平米空曠坦蕩獨對蒼天,我看不見那個吹嗩吶的人,惟嗩吶聲在星光寥寥的夜空里低吟高唱,時而悲愴時而歡快,時而纏綿時而蒼涼,或許這幾個詞都不足以形容它,我清清醒醒地聽出它響在過去,響在現(xiàn)在,響在未末,回旋飄轉(zhuǎn)亙古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