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文學作品類
答案 要點一:九十九級神道——司馬遷所經受的磨難
要點二:泥塑像——司馬遷的“完人”形象
要點三:墓!抉R遷的大智大慧
要點四:墓頂一柏——司馬遷的“天問”
20.閱讀文章最后一段,回答下面問題。
①四個“讀”字的運用,有什么豐富而深刻的含義?
答:
②結尾一句“這竟然是大地上一個巨大的問號”,觸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原文作答。
答:
答案 ①要點一:把司馬祠當成歷史的大書,強調它特別值得解讀
要點二:引發讀者對司馬遷人格與精神進行深入思考
②略。
解析 考生不妨這樣思考:“讀”的幾個對象都與司馬祠有關,而司馬遷彪炳史冊的不正是他偉大的人格和作品嗎?第一問便迎刃而解了。第二問要求考生扣緊原文作者的觀點和態度作答,可結合考生積累的司馬遷的《報任安書》等知識來回答。
十三、(XX年重慶卷)閱讀下文,完成第14~17題。
瓷器的意味
池 莉
①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個好東西。現在人們越來越覺得瓷器是個好東西了。
②比如許多人搬了新家或是裝修房子,只要稍有余地,使會置一架多寶柜,架上最少
不了的就是瓷器。瓷器的確是好看,其質地,造型,圖案,色彩,沒有其他什么工藝品可以媲美,實在是一件無可非議的雅物。一般的東西,單從名字上看不出太大的好處,房子就是房子,住人的地方。只有瓷器的名字取得講究,如叫什么青花釉里紅玉表春瓶的,簡直就像歐洲古典女人的長裙,是絕不肯平鋪直敘的,到處都鑲了繁復的精致的華麗的花邊,修飾出無窮無盡的意味。
③現在,瓷器毫無疑問是一件大雅之物。然而它是怎么來的?是做什么用的?這么往深處一想,就會發現瓷器原來是一個大俗之物。瓷器原來是作吃喝拉撒用的,最初脫胎于陶器。在漢代之前,一般都燒制陶器,它的發明和用途直接源于人類基本生活的需要。陶器發現的年代早,據說原始社會的燧人氏就會制造陶器了。人類懂得了使用火,用火烤熟的食物是燙的,這就要求使用相應的容器,于是各種各樣的為生活服務的陶器便被創造了出來。釉是漢代發明的,有了釉之后,陶器便向瓷器大大地前進了一步。但是瓷器也仍然是用于實際生活的,等到在現實生活中足夠使用了,人們的物質生活也比較豐富了,這才有少數人的藝術天分開始覺醒,更高的追求出現了。真正作為單純欣賞對象的精美瓷器這才出世。這個年代就是我們民族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