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文現(xiàn)代文閱讀必考
魯迅先生早就感慨過真假學人的差別:“中國有一部《流沙墜簡》,印了將有十年了。要談國學,那才可以算一種研究國學的書。開首有一篇長序,是王國維先生做的。要談國學,他才可以算一個研究國學的人物。”
可見,國學還是值得批判發(fā)揚的,但絕不是光靠背四書五經(jīng)、唐詩宋詞就完事。而倒退,就更不會有什么出路了。 (全文1248字)
(選自XX年8月1日《文匯報》,有刪改)
11.不能體現(xiàn)“任何理論或學說都是建立在基于某種假設的范式基礎上”這一說法的兩項是(4分)
a.在歐美一些大學歷史系中,東方國家的“國學”一般都設有相應的專門課程。
b.土耳其“國學”還是有的,與之類似的至少還有埃及學、亞述學、印度學等。
c.國學中的學說,很難歸并到屬于西方文明體系的文學、哲學、史學、法學中。
d.訓詁學、校勘學、目錄學、年號學、史諱學在西方史學中很難找到合適位置。
e.春秋戰(zhàn)國時有儒家還有諸子,漢朝就有反對把儒家經(jīng)典變成迷信教條的王充。
12.下列表述與原文內(nèi)容相符的兩項是(4分)
a.“國學”一詞歷來叫法紛紜,有人稱之為經(jīng)、史、子、集,也有人稱之為小學、經(jīng)學、史學、諸子、文學。
b.從清末到現(xiàn)今,“國學”一直沒有統(tǒng)一的定義,本文認為,國學應是研究古代儒家文化及其價值觀的學說。
c.作者認為,中國人研究國學,很有必要,但時下國學研究卻出現(xiàn)了不少誤區(qū),造成不良影響,應引起關注。
d.國學研究如果只局限于儒學,不研究包括王充、戴震等人的學說和程朱理學,那無異于向封建士大夫看齊。
e.漢代的王充、宋代的陳亮和清代的俞正燮、戴震等對儒家經(jīng)典的看法,是超越了當時的一般封建士大夫的。
13.綜觀全文,作者主要是針對兩大問題來談“國學”的。請概括出這兩大問題的具體內(nèi)容。(4分)
14.請寫出本文作者關于“國學”的觀點及其依據(jù)。 (6分)
必考•論述類文本閱讀訓練二參考答案
三、本大題4小題,共18分。(XX年廣州市普通高中畢業(yè)班綜合測試一)
閱讀下面的論述文,完成11~14題。
“國學”談 連博
第一部分:提出問題,是什么?
○1“國學”一詞,從清末吵到如今,諸家定義不一。(提出觀點) 以《四庫全書》所分,國學有經(jīng)、史、子、集四部;按章太炎所分,則有小學、經(jīng)學、史學、諸子和文學。不過國學相對于新學,應指舊學;相對于西學,當指中學。大體言之,也就是老外說的“漢學”。
(首段提出“國學”的定義究竟是什么的問題,得知:從古至今,諸家對國學的定義不一。)
至此,讀者不禁要問:國學為何難以定義?
第二部分:分析問題,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