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長沙
亡人逸事
從容說課
對亡者的悼念總會引發人們的悲惻之感,這篇作品也不例外。細細讀來,在作品用真實的細節、樸實的語言所敘述的舊事中,流露的是一種真情。我們似乎也看到了作者那仿佛要穿越時光找回從前的雙眼,蒼老的目光里沉淀的滿是歲月積累的真情。這里沒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式的浪漫,沒有“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式的恭敬,也沒有“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式的清高自守,這里只有一種帶著些許酸楚、些許溫暖的回憶。引導學生在真情體驗中去理解作者、理解作品是本文的學習重點。注重以教學情境的創設來激發學生的情感是教學本文的主要方法。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體會細節描寫的作用并學會借鑒運用。
2.品味并理解作品樸實語言中所流露的真情。
過程與方法
1.創設情境,幫助學生領會細節描寫的妙處。
2.品味語言,感悟真情。
3.引申拓展,借鑒細節描寫進行寫作訓練。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作者思念亡妻的凄惻之情,收獲感動,收獲健康的愛情觀。
教學重點
掌握對細節描寫手法的分析與云用。
教學難點
在“不太使人感傷的斷片”中,理解作者對亡人的愧疚和自責與深摯的、極度的思念之情。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今天課前我們先放松一下,請大家來看一個小故事。
【投影。】
話說嚴監生臨死之時,伸著兩個指頭,總不肯斷氣,幾個侄兒和些家人,都來訌亂著問;有說為兩個人的,有說為兩件事的,有說為兩處田地的,紛紛不一,卻只管搖頭不是。趙氏分開眾人,走上前道:“老爺!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為那盞燈里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說罷,忙走去挑掉一莖;眾人看嚴監生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
【有的學生看后發出會心的笑。】
師:大家知道這個嚴監生嗎?
【有學生說這是個吝嗇鬼,這時所有學生都明白了,于是笑聲更大了。】
師:(笑問)大家笑什么?
【學生七嘴八舌。】
生1:這個人也太摳門了,小氣…… .
生2:真是比吝嗇鬼還要吝嗇……
生3:也虧得有人能弄懂他的心思,不然他怎么斷氣啊……
師:看來我們都不會像嚴監生這樣被人笑話了。(學生笑聲又起。)
師:是的,這就是晚清作家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塑造的一個有名的吝嗇鬼的形象。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作者對這個為一根燈草而遲遲不肯斷氣的吝嗇鬼進行諷刺時,借用了一種什么寫法?
生:(紛紛發表意見)夸張。
師:對。是用了夸張的寫法。那么這種夸張是在哪一個細節上表現出來的呢?
生:一根燈草。
師:很好。就是這一根燈草帶來的細節描寫。體會細節描寫的作用正是今天我們在《亡人逸事》一文中要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