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社會科學類
(摘編自任繼愈《文化遺產的壽命》)
1.下列表述的內容,不屬于“文化影響衰減”現象的一項是
a.《詩經》、《楚辭》雖然被人們稱為不朽的作品,但在事實上它們只是比其他古代文學作品存世的時間更加長久一些罷了。
b. 屈原的作品可以使漢初的賈誼感動的痛哭流涕,但是無法是今天的青年有同樣深切的感受,盡管這個青年可能也由痛苦的遭遇。
c. “五四”時期,《紅樓夢》在青年男女知識分子當中曾經產生過廣泛的影響,但是現在《紅樓夢》在青年中的影響則要小得多。
d.古人的處境跟今人有所不同,所以古人的思想感受也就可能跟今人有所不同,時代距離越遠,古人和今人思想感受的差別就越大。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d項是解釋文化影響衰減現象出現的原因。
2. 下列關于孔子思想和儒家學說的理解,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a. 雖然孔子的思想在當時和后代都有影響,但是實際上按“文化影響衰減”的說法來看,單憑孔子思想自身,影響的力量只會越來越小。
b. 孔子的思想在秦漢之際出現了衰減,西漢董仲舒把當時流行的天人感應,陰陽五行學說加進孔子思想中,使儒家學說在全國形成了一個高潮。
c. 魏晉隋唐時期孔子思想出現了第二次衰減,宋朝的朱熹把儒家學說變成儒教嗎,并洗去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養內容,大大豐富了儒家經學。
d. 孔子的思想主要表現在《論語》一書中,由于這部書只有一萬多字,不可能造成深遠的影響,造成深遠影響的主要是后代各家的解釋和闡發。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論語》可靠的記載了孔子的言行, “不可能造成深遠的影響”錯。
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a.當我們說孔子思想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時候,是把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思想影響也一起考慮在內而這樣說的。
b. 有人說,今天中國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學造成的。其實這種保守思想應該后人加入的,并不是當初魯國孔丘原來的思想。
c. 以述為作,就是通過注解古代經典的姓氏來闡發自己的思想,為了獲得權威性的理論根據,朱熹《四書集注》一書就采用了這種方法。
d. 中國哲學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同樣長壽,當然道家思想中也同樣存在著后人的接力作用。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魯國孔丘原來的思想中有保守的思想。
(XX年遼寧卷)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黃遵憲的外交活動
作為清朝第一任駐日使館贊,黃遵憲表現出很強的歷史責任感,除協助公使處理外交事務外,他“既居東二年,稍稍習其文,讀其書,與其士大夫交游”。黃遵憲不愿埋首經籍,主張“識時賞知今,通情貴閱世”,走經世致用之路。為了澄清過去封建士大夫對日本 的糊涂觀念,“遂發凡起例,創為《日本國志》一書”。該書以“史家紀述,務從實錄”為指導思想,力求客觀地向中國人全面、準確地介紹日本的歷史及現狀,“詳今略古,詳近略遠,凡牽涉西法,尤加詳備。期適用也”,顯然,黃遵憲想要通過敘述日本明治維新的改革歷史,為中國的改革提供借鑒,書中以敘述日本歷史為經,以評論古今得失為緯,用“外史氏曰”的形式,闡發他的同解,從而把自己的改革思想揉合進日本的敘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