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政治各具特色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學案與測評復習
結合材料,運用《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中“國際組織”的有關知識,簡析西方發達國家所出臺的政策的錯誤,并說明國際組織遏制貿易保護主義的努力沒有收到預期效果的原因。
1. XX年11月29日,聯合國安理會就有關制裁朝鮮核試驗的1718號決議執行情況,進行了磋商。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蘇珊•賴斯會后向媒體表示,朝鮮炮擊延坪島的挑釁行為,進一步加深了國際社會對于朝鮮近期出現核活動的關切。中國外交部則表示,使朝鮮半島問題盡快回到對話協商軌道十分緊迫和重要,希望有關各方共同努力,在六方會談框架內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解決各自關切,維護半島和平穩定。
(1)聯合國安理會就有關制裁朝鮮核試驗的1718號決議執行情況,進行了磋商,據此有人認為:“國際組織是處理國際事務的關鍵。”請評析這一觀點。
(2)請結合材料,說明中國在聯合國中的重要作用。
2. XX年11月23日,美商務部公布加強貿易救濟執法的政策公告,對于反傾銷中非市場經濟國家的替代國價值問題,如所選定替代國的有關進口統計數據未包括國際運費、外國傭金和裝卸費時,美商務部將在確定正常價值過程中增加這些費用,這意味著美調查機關可對涉案企業計算出更高的傾銷幅度。美商務部此項政策調整,將使對華發起貿易救濟調查更為容易,可能會有更多中國企業或產品被裁定存在傾銷,被征收反傾銷稅的稅率也會更高。美國商務部新政的連鎖效應尚未顯現,我國企業如何未雨綢繆?我國將繼續積極與美國對話,以促使其盡快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企業應“從我做起”,通過產品和產業升級,生產更具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的產品,在應訴時更好地利用wto規則保護自身利益。
(1)指出材料中美國的貿易政策及其違背的世貿組織的基本原則。
(2)結合材料說明,我國應當如何利用世貿組織的規則保護自身的正當權益?
3.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 XX年11月13日至14日,亞太經合組織第十八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日本橫濱舉行。11月14日在亞太經合組織第十八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發表《深化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的講話。
材料二 亞太地區已經成為中國開展對外經貿活動重要的地區,有資料顯示,中國對外貿易的70%以上是與apec成員進行的,引進外商直接投資的72%也來自亞太地區成員。亞太地區實現貿易投資自由化后,中國將獲得更大利益,將有益于中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
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我國積極參與apec等區域合作組織的必要性及影響。
4. XX年12月2日,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宋哲大使應邀在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全會上發表演講指出:今年是中歐建交35周年。與建交之初的24億美元相比,今天雙邊年貿易額有望超過4 500億美元,增長了約190倍,中歐已互為第一和第二大貿易伙伴。作為全面戰略伙伴,中歐應該友好相處,相互扶持。對經貿合作中出現的各種分歧和問題,我們應該充分考慮對方的利益和感受,通過對話和協商而非指責甚至摩擦的方式,找到符合雙方共同利益的解決辦法。
請結合材料回答:
(1)歐盟在世界多極化中處于怎樣的地位?
(2)結合材料,從實踐和理論上分析“中歐應該友好相處,相互扶持”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