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政治各具特色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學案與測評復習
(2)消極作用:①只有少數利益集團對國家決策產生決定性作用。②利益集團作為公眾參與政治的“中間人”,壟斷了公眾接近政府權力的途徑。③各種利益集團內部很少有什么民主機制,大都為少數人所控制。④利益集團為政府腐敗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總之,美國政壇中的利益集團機制,是資產階級控制國家機器的一種特殊形式,具有相當強的隱蔽性和欺騙性。表面上看,利益集團是所謂的“民意代表”,向政府反映各階層、群體的觀點和利益,實質上是資產階級在“民意”的幌子下控制權力。
專題四
【課堂探究學案】
1. 【思路分析】題目以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召開為背景,考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和活動原則。設問二則屬辨析題性質,要求我們能夠正確理解三權分立制的優點與局限性。
【參考答案】(1)材料體現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①全國人大審議和批準“一府兩院”的工作報告,體現了“其他機關由人大產生、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②人大代表通過網站連線公民,聽取公民的意見和建議體現了“人大代表由人民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2)題中觀點是片面的,我們應當堅持民主集中制度,不應該實行三權分立制度。①三權分立制度核心內容是權力分立、制約和平衡,它可以防止少數人專制。但它作為資本主義民主制的一項原則,無論怎樣分權制衡,都是為了維護資產階級的統治。同時也存在三大權力機關之間相互扯皮,導致效率低下等弊端。②我國的民主集中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區別于資本主義國家政治體制的鮮明特點,它是與我國的經濟基礎和國家性質相適應的,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有利于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
2. 【思路分析】題目考查人民行使權力的途徑,要從人大的產生,人大與人民的關系,人大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入手思考。對于如何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問題,是基礎知識的考查,要熟練掌握課本知識。
【參考答案】(1)①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選舉人大代表,組成各級國家權力機關,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人大代表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②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其他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其他國家機關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
(2)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依據黨的建議修改《選舉法》,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上升為國家意志,實現黨的政治領導。②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人大通過行使立法權完善法律制度,推進社會主義法制建設。③不斷加強人大自身建設。實現城鄉同比例選舉,進一步完善了人大代表的選舉,更好地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課后鞏固學案】
1.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們對民主集中制原則的認識,要從民主與集中的關系,必須克服的錯誤傾向及正確的做法等角度展開分析。
【答案】(1)必須正確認識民主與集中的辯證關系。一方面,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礎,另一方面,集中是民主得以實現的必要條件和保障。
(2)必須克服兩種錯誤傾向。一是只講集中,不講民主,是官僚主義的集中;二是只講民主,不講集中,必然導致極端民主化和無政府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