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第一節 第一框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弗萊明
弗萊明出生在蘇格蘭的亞爾郡,他的父親是個勤儉誠實的農夫,生了八個孩子,弗萊明是最小的一個。由于家道中落,他不能完成高等教育,十六歲便要出來謀生;在二十歲那年,承受了姑母的一筆遺產,才可以繼續學業。二十五歲醫學院畢業之后,便一直從事醫學研究工作。在1928年,弗萊明在倫敦大學講解細菌學,無意中發現霉菌有殺菌作用,這種霉菌在顯微鏡下看來像刷子,所以弗萊明便叫它為“盤尼西林” (penicillin 的原意是有細毛的) 。從這時開始,弗萊明便對盤尼西林作系統的研究,到了1938年,盤尼西林才正式在病人身上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盤尼西林救活了無數人的生命。 弗萊明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人。他不尚空談,只知默默無言地工作。起初人們并不重視他。他在倫敦圣瑪麗醫院實驗室工作時,那里許多人當面叫他小弗萊,背后則嘲笑他,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蘇格蘭老古董”。
有一天,實驗室主任賴特爵士主持例行的業務討論會。一些實驗工作人員口若懸河,嘩眾取寵,惟獨小弗萊一直沉默不語。賴特爵士轉過頭來問道::“弗萊,你有甚么看法?” “做! 小弗萊只說了一個字。他的意思是說,與其這樣不著邊際地夸夸其談,不如立即恢復實驗。 到了下午五點鐘,賴特爵士又問他::“小弗萊,你現在有甚么意見要發表嗎?” “茶!痹瓉,喝茶的時間到了。 這一天,小弗萊在實驗室里就只說了這兩個字。 弗萊明像往日那樣細心地觀察培養葡萄球細菌的玻璃罐。“唉,罐里又跑進去綠色的霉!”弗萊明皺了眉頭。 “奇怪,綠色霉的周圍,怎么沒有葡萄球細菌呢?難道它能阻止細菌的生長和繁殖 ?”細心的弗萊明不放過一個可疑的現象,苦苦地思慮下去。 他進行了一番研究,證明這種綠色霉是殺菌的有效物質。他給這種物質起個名字::青霉素。有了這個發現,人類又從死神的手里奪回許多生命。
三.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多媒體播放:北京奧運會足球賽的比賽錄像
激發學生興趣,并和啟發設疑:“誰來幫我分析一下,足球賽中包含哪些矛盾現象?”學生討論回答,教師點評:“如攻與守,強與弱,勝與負,快與慢……等”引出課題,導入新課。
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系著的有機整體。而這種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就是矛盾,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矛盾,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人們認識世界,就是認識事物的矛盾;人們改造世界,就是解決事物的矛盾。矛盾分析的方法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這些內容怎么來理解呢?
【講授新課】
一、矛盾推動著事物的發展
先請幾位同學向全班介紹說明自己找的關于矛盾的事例,學生所講內容對錯與否,教師暫不評價,針對出現的問題,在隨后的教學中點評糾正。
學生:略
請大家根據剛才的視頻及我們同學的舉例,概括出矛盾的含義。
1、矛盾的含義: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內部對立和統一關系的哲學范疇,矛盾就是對立統一。矛盾的對立屬性是斗爭性,矛盾的統一屬性是同一性。
教師扣住“對立”、“統一”進行概念分析,并結合前面學生的舉例及足球賽加以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