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哲學專題復習3
[例題10] (XX年全國卷ⅱ第38題)在改革開放進程中,中國共產黨取得的加快實現現代化、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寶貴經驗之一,就是把提高效率同促進社會公平結合起來。黨的xx大報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從認識與實踐關系的角度,說明黨的xx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哲學依據。
[參考答案] (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黨的xx大提出的這一關于分配的原則要求源于實踐的需要,順應了實現科學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這一要求體現黨在實踐基礎上對公平與效率關系認識的深化;這一要求將繼續得到實踐的檢驗。
(2)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貫徹落實黨的xx大的這一要求,對于提高效率、促進公平、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具有重要作用。
例題11(9分)萬卡特拉曼一萊馬克里斯南、托馬斯一施泰茨和阿達一尤納斯三位科學
因“對核糖體的結構和功能的研究”而獲得XX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核糖體在細胞中的工作,是根據dna所含有的各種指令,合成不同的蛋白質。如果細菌的
糖體功能得到抑制,那么細茵就無法存活。在醫學上,目前許多抗生素通過阻滯細菌核糖
的功能而治愈多種疾病,但出現病原微生物對抗生素的‘抗性’新問題,進一步了解核糖,有助于研制出療效更好的抗生素。
3名獲獎者通過獨立的研究和科學實驗,使用了x射線結晶學的方法得到了核糖體的三維結構,繪制出3d模型。在原子水平上分析了由幾十萬個原子構成的核糖體的結構和功能.掃清了目前抗生素研究中的許多障礙,并弄清了一些細菌的抗藥機制。如今已被應用于開發新的抗生素,直接幫助了挽救生命及減少人類的痛苦,也為科學探索提供了新工具。
結合材料,運用實踐和認識關系的知識,說明三位科學家的科學實驗過程。
[參考答案]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通過科學實驗,獲得了核糖體的三維結構,繪制出3d模型。(2分)
②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針對病原微生物對抗生素的‘抗性’新問題,通過科學實驗,在原子水平上了解核糖體結構和功能,掃清了抗生素研究中的許多障礙。(3分)
③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通過科學實驗,開發出新的抗生素,幫助挽救了生命及減少人類的痛苦。(2分)
④科學理論指導實踐。研究成果應用于開發新的抗生素,為科學探索提供了新工具。(2分)
三 【知識梳理】
1、人有主觀能動性能夠---------------(即表現)
2、人們要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有所建樹,就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3、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主客觀因素的制約
4、現象與本質辯證關系的原理
5、認識的根本任務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6、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系
7、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必須具備一定條件的原理
8、深化認識發展認識的原理
9、實踐具有一定特征的原理
10、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的原理
11、合理想象是一種令人驚奇的思維能力
12、分析與綜合是相統一的科學思維方法
13、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科學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
四 幾個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