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國家機構
關于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馬克思主義關于國家機構的基本知識。
、拧 識記國家機構的含義、國家機構的劃分。
⑵、理解國家職能和國家機構的關系,中央國家機構的相互關系,國家機構組織和活動的原則。
2、能力目標:
通過社會走訪、調查或探究性學習等形式,逐步培養學生以下能力:
(1)理論聯系實際,相關知識和實際的相互轉換的能力。
(2)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解釋社會政治現象及其關系的能力。
(3)在探究現實社會國家機構問題上的初步創新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過程目標:
通過涉及諸多社會調查、資料收集、典型事例分析等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熟悉活動開展的各個環節,在參與過程中培養各方面全方位的活動能力。
2、方法目標:
主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調查研究法,練習寫作簡單的調查研究報告,掌握基本的資料收集程序、途徑和方法,學會辯證的、歷史的、比較分析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情感目標:
⑴、幫助學生增強國家觀念,增強關心國家大事、積極參與政治活動的情感;
、啤⑴囵B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感情。
2、態度目標:
、拧⑹箤W生明確我國國家制度的具體組織形式與原則
、、提高對我國國家機構及其組織原則的認識;
3、價值目標:
明確作為當代中國青年學生應具備國家觀念和愛國的情感,應該確立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的政治責任感和維護祖國利益的信念。特別是要樹立正確對待公民權利和義務的觀念,做一個奉獻于社會的高素質公民。
教學建議
關于第一節我國的國家機構的教材分析
本節知識的邏輯結構及編寫意圖
第一節講我國的國家機構。第一框介紹了國家機構的基本知識,包括國家機構與國家性質、國家職能的關系,國家機構的組織體統。在此基礎上,引出第二框我國的國家機構概況,著重介紹了中央國家機構組織系統。第三框是第二框的延伸,較為詳細地論述了我國國家機構的組織和活動原則。
本課的引言本課的有機組成部分,引言說明本課與第一課的有機聯系及本課的主要內容,學習意義。
教材的邏輯結構體現了教材編寫的原則之一--從宏觀到微觀,從原則到具體要求,逐漸過渡,逐步具體化,最終歸宿為對學生進行國家意識和公民意識教育打好知識基礎。
關于第一節的重、難、熱點解析
1、國家機構與國家性質、國家職能的關系(是本課的重點,又是難點)
從兩個方面來理解這個問題。
一方面,從國家機構和國家性質的關系來說,國家機構的性質是由國家性質決定的,國家性質又通過國家機構的活動表現出來。
具體來說,國家性質決定國家機構的性質,講的是階級性問題,即國家的階級性決定了國家機構的階級性,超階級的國家機構是不存在的。剝削階級掌權的國家,決定了其全部國家機構都是剝削階級實現階級統治的工具;社會主義國家,決定了其國家機構都是為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和為人民服務的。同時,國家機構的活動又反映了國家性質。因為國家不是抽象物,是實體,除了軍隊、警察、監獄、法庭外,還有一套完善的國家機構是行使權力,可以說國家機構是國家的主要標志,國家機構的活動是國家行使權力、實現統治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