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國家機構
一方面,從國家機構與國家職能的關系說,國家職能決定國家機構的設置,國家機構是國家職能的物質載體。
具體來說從三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國家機構的職權與國家職能是一致的,國家機構是為了執行國家職能,實現階級統治而建立的。因此,國家機構的職權是國家職能的執行者、承擔者、是國家職能的物體載體。
第二:國家機構的具體設置,是應國家職能的需要而產生的,也就是說伴隨著國家職能的變化,國家機構相應地加以調整。
第三:國家機構除了國家職能決定外,還由于各國的國情不同,國家機構的設置也會有所不同。
2、準確理解我國國家機構的組織活動原則是本課重點。
我國國家機構的組織和活動原則是由我國國家性質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決定的。
(1)民主集中制原則,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制度。民主和集中是不可分割的,集中必須以民主為基礎,才能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民主必須以集中為指導才能統一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
實行民主集中制主要體現:首先,從國家權力機關和人民群眾的關系,我國的權力機關具有廣泛的民主基礎。
其次,從國家權力機關和其他機關的關系來看,權力機關產生并監督其他國家機關。
再次,就中央和地方國家機關的關系而言,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職權的劃分,遵循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積極性。
(2)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應著重把握怎樣堅持該原則。
(3)依法治國原則
國家機關組織活動三原則都十分重要,但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它對于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保障國家的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這里重點分析依法治國原則。
①依法治國的含義。
第一: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第二:依法治國崇尚的是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這里關鍵是弄清"法治"和"人治"的根本區別。"人治"是個人權威大于法律權威,是權大于法。而"法治"則是樹立法律的權威,法律權威大于個人意志,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凌駕于法律之上,是法大于權。
第三: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是保證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地位。
②實行依法治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依法治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發展生產的客觀要求;
第二:依法治國是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實行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第三: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社會主義文化健康發展的法律保障;
第四:依法治國是實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
③依法治國的要求
在我國,一切國家機關都是按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組織和建立起來的。憲法和法律是國家機關是存在的依據,也是其行使權力的依據。因此,依法治國是一切國家機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依法行使權力,嚴格依法辦事。
第一:立法機關要嚴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度法律,確保國家各項事業有法可依。
第二:行使機關要嚴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因為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生活、工作關系最為密切,能否依法行政,關系到能否把依法治國落實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