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課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導學案
是縮小城鄉差距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 是實現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的前提
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本奮斗目標 是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直接體現
a、 b、 c、 d、
課堂探究1:
歷史表明,經濟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往往會對經濟結構產生“洗牌效應”,為一些產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安徽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資源豐富。近年來,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實施了“建設文化強省”的發展戰略,將文化產業作為實現崛起的支柱產業之一,著力培育軟實力。XX年以來,全球性金融危機“寒風勁吹”,安徽文化產業卻憑借“厚積薄發”的底氣,搶抓機遇,逆勢而上,成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
(1)結合材料分析安徽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現實經濟意義。
【答案】(1)有利于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安徽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有利于擴大投資和消費需求,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省的沖擊和影響。有利于提升安徽的綜合實力,實現文化強省和安徽崛起的目標
課堂探究2:
材料一:我國近年來的消費率和投資率變化情況:
注: 消費率,是指國內生產總值(gdp)中消費部分占整個gdp的比重。投資率通常是指一定時期(年度)內總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目前世界各國消費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平均約為70%。投資率約為30%。
材料二:XX年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增長情況:
項目 國內生產總值 固定資產投資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全社會 城鎮 農村
總額(億元) 130619 68402 58436 9966 51043
同比增長(%) 10.4 26.3 26.8 23.2 21.4
材料三:受美國次級房貸危機影響, 美國整體經濟迅速出現劇烈震蕩,繼而加劇演變成一場全面的國際金融危機,對世界各國的實體經濟造成嚴重沖擊。面對全球金融的局勢,XX年12月8-1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要著力在保增長上下功夫,把擴大內需作為保增長的根本途徑。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別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
(2)假如你是政府的主要領導,面對嚴重的世界經濟局勢,你認為應如何“保增長”?
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近年的投資率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持續攀升;消費率反而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材料二反映了我國經濟持續發展,但投資增長明顯快于消費增長;投資結構上城鎮固定資產增長明顯高于農村投資增長;我國經濟發展主要靠投資拉動。
(2)①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經濟發展要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徹到現代化建設的各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