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2019高效學習方案政治考點專項:經濟收入的分配與財政
可見,在社會主義社會,國民收入的分配不能由人們的主觀愿望決定,而是要受客觀經濟條件的制約。積累和消費的比例關系是否適度,主要是看能否使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3)正確處理積累和消費的關系的意義:
正確處理這一關系,才能實現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的平衡以及結構的優化,才能既保證生產的擴大,又保證人民生活的改善,從而實現經濟協調發展和社會的穩定。
3.國民收入分配的制約因素
(1)國民收入分配的性質是由生產資料所有制性質決定的。
生產決定分配,沒有生產就沒有分配,分配的性質、原則和形式由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狀況決定。
(2)國民收入分配的狀況取決于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和狀況。
●誤區警示
積累和消費的關系不等同于生產和消費的關系
解析:(1)積累和消費的關系。
二者具有相互促進的一面:積累主要是用于擴大再生產,而生產的發展是提高消費水平的基礎。消費是生產的目的,也是促進生產發展的重要動力。
二者也存在不一致的一面:在一定時期內,國民收入的總量是既定的,積累和消費兩部分是此消彼長的關系,片面高積累或片面高消費都是有害的。
(2)生產和消費的關系。生產為消費提供對象,生產決定消費的水平和方式,并為消費創造動力。因此,生產決定消費。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并提高勞動力的質量,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提高勞動生產率。因此,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和動力。
(3)積累和消費的關系屬于國民收入分配中必須處理好的關系。處理二者關系必須堅持的原則是:在生產發展、國民收入增加的基礎上,積累和消費兩部分都有所增長;積累基金和消費基金必須同國民收入的物質構成相一致;社會主義的國民收入分配必須正確處理好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之間的關系。
(4)生產和消費都屬于生產過程的環節,要保證社會生產的順利進行,必須重視生產和消費環節。
因此,不能把積累和消費的關系混同于生產和消費的關系。
●真題再現
例題 政府用于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的費用屬于________基金。 ( )
a.擴大再生產 b.公共消費
c.非生產性基本建設 d.個人消費
點評:本題應選b。公共消費是實現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提高勞動者素質及保證社會再生產正確進行所必需的。它包括國家行政管理和國防支出,科教文衛事業和社會保障支出,故b符合題意。ac屬于積累。d不屬于政府支出的費用。
●考點突破
(一)財政的含義
1.財政的基本含義——國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財政。
國家的收入不等于國民收入,它只是國民收入中的一部分,是國民收入分配中國家獲得的純收入。國家的支出是國家在各方面資金的分配,因此,從財政的概念可以看出,財政的本質是一種分配關系,是一種以國家為主體,在社會范圍內集中性的分配關系;財政的特點是,以國家為主體,具有強制性、社會性和集中性。
2.財政的特點
(1)財政是隨著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
(2)財政分配的主體是國家。
(3)財政分配的手段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進行的分配,具有強制性。
(4)財政分配的對象是社會產品。
(5)財政的本質是一種分配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