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2020高效學習方案政治考點專項:經濟產業
(3)發展新型工業化的意義:第一,有利于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升級和產業競爭力的提高。第二,有利于保證我國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第三,有利于擴大就業,充分發揮我國的人力資源的優勢。第四,有利于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4)與傳統工業化道路相比,新型工業化中的新型表現在哪些方面?與傳統工業化道路相比,新型工業化道路主要新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新在充分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信息技術和科技進步提高經濟效益。在完成工業化的過程中,推進信息化,而不是把信息化的任務推向未來。第二,新在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人口控制和資源、環境保護的關系,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把實現工業化納入可持續發展戰略,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壞后建設。大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根本性要求,也是關系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長遠大計。西方發達國家在加速工業化發展的工程中,往往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造成嚴重的污染,以后為治理環境付出的代價太大。 第三,新在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我國人口多,就業壓力大,絕不能像發達國家那樣,以犧牲就業為代價來實現工業化,我們既要注重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也要注重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不斷提高勞動者的素質,使人力資源在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發揮。(5)我國為什么要“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第一,我國面臨著實現工業化和信息化的雙重任務,根據我國的國情和當今世界發展的總趨勢,最好的方案就是將工業化和信息化有機結合起來,將信息產業化和產業信息化有機結合起來。第二,信息化是世界發展的潮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可以有效地提升傳統產業,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有效地協調勞動密集型產業與技術密集型產業、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工業化的發展,可以為信息產業的發展提供先進設備,促進信息產業的發展。●誤區警示1.“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與“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不能混同。解析:(1)范圍不同。前者是從行業劃分的角度而言的,工業保證了各部門的生產在先進技術基礎上不斷發展,從而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后者是從所有制性質的角度而言的,是指國有經濟可以保證國民經濟的正確發展方向。(2)具體表現不同。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控制力上。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表現在:它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先進的技術裝備,提供能源和原材料,為滿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種消費品,是國家積系的主要來源,也是加強國防的重要條件。●真題再現例題 (·山東)山東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建設“大而強、富而美”社會主義新山東的發展目標,真抓實干,取得顯著成就。讀下圖,回答問題。揭示圖中反映的經濟信息并簡要說明能夠促進這些信息所示變化的財政措施。答案:經濟信息:XX年山東省對高新技術、環境管理等行業投資大幅上升,對電力、冶金等行業投資明顯減弱,小火電等落后生產能力被淘汰,投資結構不斷優化,節能減排取得較大成績。(還可回答“堅持可持續發展”、”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