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2020高效學習方案政治考點專項:經濟產業
措施:①對不同行業采取不同的稅收政策,引導資源在不同行業間合理流動。②通過調控不同行業的財政支出,增強發展的協調性。③加大科研投入,促進技術創新,為節能減排、結構優化提供技術支持。點評:本題考查了考生從圖表中獲取解讀信息與運用知識闡釋事物的能力。對圖表反映的經濟信息的描述,既要準確把握兩類投資的變化情況,也要對這種投資結構進行評價。對采取的措施一定要準確把握“財政政策”這一規定范圍,然后將財政政策的具體內容與圖表中的變化聯系起來。●考點突破1.積極發展第三產業(1)積極發展第三產業的必然性當前,第三產業在世界各國蓬勃發展,并成為全球性的經濟發展趨勢,是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第三產業的繁榮與發展程度的高低,已成為衡量現代社會經濟發達程度的主要標志之一,因此,第三產業的興旺發達是現代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2)積極發展第三產業的必要性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相對比較滯后,這種滯后不僅表現在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還表現在第三產業不適應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制約著第一、第二產業的發展,滯后于國民經濟的發展。因此,我國需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3)積極發展第三產業的意義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可以有效地推進我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可以擴大就業領域、增加就業人數,保證社會安定;可以顯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質量;可以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4)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具體措施第一,“擴大總量”,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提高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就業人員的比重。第二,“優化結構”,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尤其是信息產業),并用現代經營方式和服務技術改造傳統服務業。第三,“拓寬服務領域”,增加服務品種,以滿足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多方面的需要。第四,“提高服務水平”,實現服務手段現代化,努力改進服務質量和經營作風,提高組織規模和市場競爭力。第五,加快第三產業行業管理體制改革,打破服務行業中的壟斷經營(尤其是行政性壟斷),放寬市場準入,引入競爭機制,消除產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2.如何理解第三產業的興旺發達是現代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理解這一問題,可以從以下兩方面:(1)第三產業的興旺發達,并成為全球性的經濟發展趨勢,是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第一,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促進了為生產服務的第三產業的發展。在戰后科技革命的推動下,各國社會生產力都有很大的發展,這樣就使直接為生產部門服務的交通運輸業和各項公用事業,為流通服務的商業、金融保險、廣告、咨詢、情報、租賃、維修等行業相應的發展起來。第二,第一、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為第三產業提供了勞動力來源。由于科技革命使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了,解放出了大量的勞動力,使之轉向從事服務業,為第二產業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勞動力來源。第三,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變化,為第三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收入的增加,人們對物質和文化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職工家庭用于衣食往行等物質消費的比重下降,而用于文化、娛樂、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勞務支出上升。,這表明,居民的物質生活向高級化、多樣化發展。同時要求實現家務勞動社會化,有更多的閑暇時間用于文化、娛樂、教育、保健、旅游等精神生活。這樣,就刺激了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