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第二節第二框 尋求其知有一個過程
生:略
【師生共同歸納】沒有感性材料,不能憑空產生理論。要實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必須投身于實踐,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掌握十分豐富而又不合乎實際的感性材料。
有單純的感性材料,也不能自然而然形成理論。要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必須要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制作。
【多媒體出示圖表】
去粗取精——分主次
分析 去偽存真——辨真偽
科學的思維方法 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綜合 由此及彼——找聯系
由表及里——抓本質
師:刻卜勒發現了行星三定律,牛頓在此基礎上又發現了萬有引力,愛因斯坦又給人類留下了相對論……這說明認識無止境,尋求真知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
【探究與思考】
4.尋求真知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
【多媒體顯示材料】深刻理解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我國改革開放之初強調要加速發展,后來進一步提出要實現“又快又好”發展,XX年經濟工作會議把“又快又好”發展調整為“又好又快”發展。
*從“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這個重要調整,強調的是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益,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
*從“快”當頭到“好”字當頭,經歷了實踐深化,認識提高的歷史過程。
過程1:改革開放后,經濟加速發展,人民生活總體從溫飽不足發展到總體小康。商品短缺到供求平衡,略有富余。
過程2: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消費結構的升級,如何以更好的質量、更多的品種和具有知識產權的產品開拓市場,成為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過程3: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步伐的加快,資源環境狀況對經濟發展已構成嚴重制約,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經濟社會之間發展不平衡的矛盾趨于突出。
師:探究“加速發展”到“又快又好”再到“又好又快”的歷史過程、思考經濟政策不斷調整的原因是什么?
生:略
【師生共同歸納】人們的正確思想是從實踐中來,并在實踐中修正補充和發展。
尋求真知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
由于主客觀條件的限制,認識需要經歷多次反復;由于客觀物質世界的無限性,認識需要不斷擴展;由于物質結構的層次性,認識需要不斷深化。尋求真知就是這樣的過程。
【歸納與總結】
5.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首要的基本觀點
【多媒體出示圖表】
理性認識